“肾为先天之本”首见于《医宗必读》,是中医学肾之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学说的构建至今对我们研究肾之生理病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多年来,现代医学对“肾为先天之本”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地探讨,传统中医肾之藏象学说内容被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证实。
一、中医学对“肾为先天之本”的认识:
先天是指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期;本,《说文解字》曰“木下曰本。”有根本,本源之意。肾为先天之本是与脾为后天之本相对而言的。是指肾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殖机能发育及成熟,并调控着人之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全过程。
肾为先天之本构建于肾藏精的理论之上。所谓肾藏精,即肾具有封藏、贮存精气的作用。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精”字最早见于简帛篆书,本义为“经挑选之上等之米”,引申为细微、至纯、精华之物。古人通过对生命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体悟,提出“精”是弥漫充斥于宇宙天地间的极细极微的精华物质,为精粹之气,或气聚而成的精微物质,可化而生物,如《吕氏春秋・下贤》所言“精充天地而不竭,神复宇宙而无望,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种“精”为宇宙万物构成本源的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便有了中医理论中的人体之“精”。[1]
肾所藏之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大方面。其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人生命的原始物质,故又名之曰“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是指五脏六腑之精,它源于后天水谷精微,具有营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即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中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肾为先天之本,是强调肾精在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一,促进人体生殖机能发育和成熟。肾精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主宰人体生长、发
育、生殖等多种生理功能。人出生之后,肾精渐充,各脏腑组织随之生长壮大;至青春期,肾精充盛,天癸随至,性腺随之发育成熟,而见男子遗精,女子月经按时而至,性机能成熟,生殖能力旺盛;人至老年,肾精渐亏,天癸渐少,性机能与生殖能力渐减。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其二,调控人生、长、壮、老之生命全过程。肾精是肾主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肾中精气将经过由弱到强,又由盛至衰的生理性变化,从而表现出人体不同的形体和生理状态的改变,呈现出生、长、壮、老的规律性变化。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八八,则齿发去。”可见,肾中精气充盛,则生长发育正常,齿坚发泽,骨壮有力,脏腑功能正常;若精气亏虚,则生长发育迟缓,五软五迟,或齿脱发落,过早衰老,脏腑功能减退等。其三,肾藏精在生理活动层面还表现为:肾精生髓,髓充于骨,濡养支持骨骼;髓聚于脑,形成髓海(元神之府),主持人体的情智、意识、思维等神识活动;精生髓化血,血布全身而濡养四肢百骸;肾主纳气:肾对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为摄纳清气,维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肾主津液,肾精所化之肾气,其蒸腾气化作用对津液代谢具有主持和调控作用;肾藏精而起亟,随内外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内外变化抵御外邪,防止疾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孙思邈亦云:“精少则病,精尽则死。”青壮之人,肾精充盈,真气充足,故体健少病;少年或老人,肾精不足,肾气亏虚,御邪力弱,故体弱多病。
二、现代医学对“肾为先天之本”科学内涵的探究:
现代医学近年来对“肾为先天之本”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地探究,这些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细胞具有肾精的属性:
现代研究提出,肾所藏之精可相应于胚胎干细胞以及其它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的成体干细胞。干细胞具有精的属性,是精在细胞层次的存在形式。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形成各组织器官,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承载了生命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可以生长发育成新的个体,相当于中医学所说的先天生殖之精[2]。成体干细胞包括神经干细胞、血液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等,广泛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五脏六腑的脏腑之精,濡养维持全身各个器官[3]。干细胞一般处于休眠状态,当出现损伤或刺激的情况下,在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及自身的某些调控因子影响下被唤醒(激活),在调控作用下完成自我修复和相应的增殖分化。这与中医所说精平时“主蛰”于肾,藏而不泻,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如损伤或刺激)时,肾便发挥“藏精而起亟”的作用相一致,变化发生时,蛰藏之精起而应激,调控机体相应的生理病理活动[4]。中医所说“肾藏精,生髓、化血”,“精成而脑髓生”,现代研究发现从间充质干细胞角度出发,可以很好的诠释其含义。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于中胚层,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结缔组织及器官间质中,首先在骨髓中被发现,且含量最丰富,能参与、诱导调节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的发育,在一定条件下可发育成骨、软骨、肌肉、肌腱、脂肪等组织,也可分化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在病理条件下,
循环中的MSCs 进入大脑, 可能积极参与中枢神经组织的更新。当预先移植GFP(绿色荧光蛋白)+MSCs的鼠发生中脑动脉闭塞时, 供体来源的细胞3 d
内即出现在缺血损伤的组织中, 损伤后7~ 14d ,在缺血区发现有骨髓源性细胞[5]。
(二)肾脏合成促红素与肾藏精,生血
《吕仙堂类辩》说“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即是说肾所藏之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近代医学对肾脏内分泌功能研究的重视,肾藏精生血的理论也逐渐被认可和理解。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主要由肾脏合成能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体液性激素,它可以使骨髓制造红细胞的速度加快,促进干细胞分化成原红细胞,加速幼红细胞分裂增殖,促进网织细胞的成熟和释放及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对于许多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因其肾精亏耗,化血乏源,故多出现慢性贫血的表现,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贫血与促红素的缺乏直接相关,由此可知,肾藏精生血是有明确的物质基础的[6]。
(三)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与肾主骨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腔之中,滋养骨骼,促其生长发育。《素问•解精微论篇》:“髓者,骨之充也。”;《素问•痿论篇》中说:“肾主身之骨髓”;可见,骨骼的生长、发育及修复有赖肾中精气的作用。肾精充足,则骨骼健壮结实,肾精耗损,“精伤则骨酸痿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肾脏分泌的1α-羟化酶与骨的代谢有重要关系。维生素D能促进肾小管和小肠粘膜对钙离子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抗佝偻病,但必须经过肝细胞内的羟化酶羟化形成25-(OH)-D3,再经肾小管细胞内1α-羟化酶作用,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D3后才能较大发挥调节钙磷的作用。而1α-羟化酶只在肾脏中存在,故当其合成减少时,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D3合成受阻,诱发骨营养不良性疾病。由此可知,肾藏精与骨的生长代谢密切相关[7]。
(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与肾藏精,主生殖
中医认为肾主生殖,能藏泄精气,控制人体的生殖繁衍,当肾中所藏生殖之精充盈到一定程度,人体便具有了相应的生殖繁衍后代的能力,目前研究证实,肾主生殖的物质基础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密切相关,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水平,涉及蛋白组学及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在对由肾脏调节生成的活性1,25-(OH)2-D3研究中发现,卵巢及睾丸处有可与之结合的受体,当活性维生素D3与之结合时,可调节CYP19(雌激素生物合成的表达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对人体的生殖机能产生影响[8]。此外有研究证实,某些从补肾生精角度出发的汤药,确实能有效提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还能明显提高体内促卵泡激素、睾酮、促黄体激素的水平。
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肾为先天之本”研究的深入,传统中医肾之藏象理论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医学的研究所证实;同时,中医藏象理论也为丰富现代医学对肾脏的认识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