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确诊强迫症,那么首先要使用药物治疗,虽然强迫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是有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有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就像抑郁症一样,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是造成强迫症发病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研究发现:①脑内5-HT不足②DA升高③谷氨酸升高④σ受体功能不足是造成强迫症的主要因素,抗抑郁抗强迫药物可以作用于这些神经递质,使脑内的神经递质代谢趋向正常,从而改善强迫症状。
补充一句,大脑的功能都是通过各种神经递质来进行传递的,神经递质就好比是大脑里的邮差,不同的递质传递不同的信息,发挥各项生理功能,重要的神经递质有:DA(多巴胺),NE(去甲肾上腺素),5-HT(5羟色胺)GABA(氨基丁酸),谷氨酸等。
5-HT,NE等这几种神经递质和抑郁,焦虑,强迫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目前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而抗抑郁药物往往也可以治疗焦虑,有些抗精神病药也可以治疗抑郁、强迫,都是因为这些药物可以作用于大脑的5-HT,NE等多种神经递质,大家也就好理解为什么抗抑郁药可以治疗强迫症,抗精神病药也可以用来治疗强迫症,这是因为5-HT这几种神经递质和抑郁、强迫、焦虑症状的发生有着紧密联系。强迫症的真正发病原因还要依靠科学的发展才能最终被研究出来,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抗强迫药物对强迫症还是有着良好的疗效。
抗强迫药物治疗的原则:
1.长时间原则:足量抗强迫药物治疗要至少3个月,有些病人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视为一个疗程结束,才能评估疗效,不能吃上个2-3个月就评估疗效,决定换药,这是因为强迫症的治疗起效比较慢,和抑郁症不同,抑郁症服药2个月就可以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了,强迫症至少要4-6个月才行。
2.足量的原则:抗强迫药物治疗的时候,剂量一般比较大,有时是说明书上所说的最高剂量,这是因为低剂量下疗效很不好,要应用较大剂量,当然每一位患者情况不同,具体用药剂量要具体分析具体定,但是一般来说,抗强迫治疗时药物剂量是偏大的。
3.维持时间要长:最大剂量的抗强迫药物取得较好疗效时,这个剂量一般建议维持6个月左右,再考虑减量维持2-3年。
4.带着症状,顺其自然:强迫症状的完全消失比较困难,患者和家属要接受强迫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学习,顺其自然是治疗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森田治疗的核心,具体内容大家可以买森田治疗的书籍精读并坚持做。
强迫症的一线药物治疗:
1. 目前我首先选用的药物有:SSRI类的药物(5-HT再摄取抑制剂):①兰释 ②帕罗西汀 ③氟西汀 ④舍曲林。
这类药物的药理特点是增加脑内中枢神经系统的5-HT的浓度,从而抗强迫,抗抑郁,抗焦虑。
分别说一下这几个药物:
1) 兰释:我一般首选这个药物治疗强迫症,常用药量是150-300mg一天,可以晚上一次服用。虽然SSRI类药物有五种,但是这几个药物在疗效上是个不相同的,兰释我本人用于强迫症的治疗,应用的比较多,个人体会抗强迫效果还是不错,对难治性强迫症也有比较好的效果,跟这个药对σ受体作用较强有关系。
2)帕罗西汀:商品名有赛乐特,乐友。这个药物用于抗强迫的话,常用剂量是30-60mg每日,可以一次口服,这个药物抗焦虑的效果很好,抗强迫我用的比较多,效果也是不错的。
3)氟西汀:商品名有百忧解,优克等。用于抗强迫的话,常用剂量是40-60mg每天,可以一次口服,该药是治疗贪食症,厌食症的首选药,用于抗强迫效果也是不错的。
4)舍曲林:该药副作用相对较小,是儿童抑郁症的首选药,用于老年,少年强迫症是首选的药物,常用剂量是150-300mg一天,可以一次口服。至于SSRI类的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我用于抗强迫治疗比较少,经验不足就不介绍了。
强迫症的二线药物治疗:
1) 氯丙咪嗪:又叫氯米帕明,是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个老药,老药不代表疗效不好,相反,该药抗强迫效果是很好的,常用剂量150-300mg,问题是该药副作用较大,尤其是大剂量下,副作用就更明显了。在目前重视药物安全性的前提下,该药使用就越来越少了。
2.)文拉法新,米氮平,西酞普兰等药物。
强迫症的三线药物治疗 三线药物可以理解为增效剂,对于难治性的强迫症,合用增效剂有时会有一些较好的效果。一般都是抗精神病药物,注意:加用增效剂要在大夫的指导、同意下进行,毕竟这一类的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大。
1)阿立哌唑:常用剂量一天5-15mg,1次或者2次口服,从临床上看有些患者加用阿立哌唑后效果很好,当然不是适合所有的强迫症患者,作为一种方法可以试一试。
2)奥氮平:常用剂量一天5-10mg,1次口服,从文献和临床实践上看,加用奥氮平,对部分强迫患者还是有效果的。
3)利培酮:常用剂量一天1-2mg,1次口服,部分患者有效果。
4) 喹硫平:常用剂量一天200-400mg,1次口服,部分患者有效果。
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
难治性强迫症是指经过氯丙咪嗪和至少1种SSRI类药物的独立足量足疗程治疗,并未获得满意疗效。
一般来说要要靠联合用药来取得更好的疗效,具体的联合方法,要结合每一位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才能确定下来。一般来说:抗强迫药物和增效剂联合,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联合,不同的抗强迫药物联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