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全身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恶性肿瘤造成死亡的第一原因。在我国胃癌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近10多年来,为了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采用了各种方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来看胃癌的治疗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由于胃位于腹腔深部,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就诊时患者往往已处于中晚期,仅有大约85%的患者是可以手术的,其中一半是可以切除的。在切除的病变中,又仅有一半是可以治愈的[2]。因此,早期诊断是治疗胃癌的关键,如能有一种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临床的帮助将是颇大的。有鉴于此,人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近年来进展较快,现综述如下。
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分泌入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正常成人组织中不存在而见于胚胎组织,或当肿瘤增大时其含量大大超过正常情况时的量,所以可用以提示肿瘤的存在,判别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分化、细胞分化和细胞功能,帮助开展肿瘤的分类,或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因而日益受到重视并且发展迅速。现在,从生物化学、免疫学等角度报告的肿瘤标志物已达200余种,临床应用较普遍的有20-30种,但胃癌的肿瘤标志物不多,且缺乏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指标。
1、体液(血清)肿瘤标志物
1.1、胚胎抗原
1965年Gold等人首先从结肠组织中发现癌胚抗原(CEA),正常CEA分泌入胃肠道而失去极性的癌细胞分泌CEA则进入血液和淋巴。CEA在多种肿瘤患者都有升高,特别是胃肠道肿瘤,敏感性更高。根据报道,各期胃癌血清中CEA阳性率为8%-62.5%,阳性率与肿瘤的分期预后有很大关系,其与肿瘤浸润深度明显相关并可提示远处转移。Kim等人用放免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CEA,发现术前CEA>10.0mg/L较CE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