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出偏头痛针刺即刻镇痛的最佳方案。方法:本研究以发作期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应用L9(34)正交表对效穴组合、毫针及电针疗法、耳穴疗法、放血疗法四个因素及其各自不同的三个水平,对发作期偏头痛针刺即刻镇痛效应进行了分析。试验过程中同时应用了随机(分层随机、中心随机)和盲法(第三者评价盲)的方法。观察时点为治疗前、治疗后10min、20min。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应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使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10 min、20min这两个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均为:毫针刺法(局部+远端+辨证取穴)+耳穴电针+(太阳紫脉+阿是穴)放血。结论:在偏头痛发作期,采用局部、远端、结合辨证取穴进行毫针刺,同时配合耳穴电针以及在太阳紫脉和阿是穴进行放血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即刻镇痛效果。
偏头痛是一种高发的、顽固的慢性疼痛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痛证之一。头痛主要发生于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性质以血管搏动性疼痛为主,患者常主诉为跳痛,也可表现为钝痛或胀痛;同时伴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或发红、烦躁、恶心、呕吐、食欲差、心慌等植物神经症状,部分患者还常伴见畏光、畏声、活动受限甚至必须卧床休息,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治疗尚无良策,且西药的毒副作用以及服药的依赖性和成瘾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故而向中医,尤其是针灸领域寻求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成为众多学者新的研究动向。
在2006~2008年参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WHO-WPR)资助项目《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实践指南》的过程中,本课题组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筛选出了一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在偏头痛针灸临床研究领域中,治疗方法虽多种多样,但缺乏多种针刺方法之间的比较性研究。因此,本课题组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偏头痛针刺即刻镇痛方案进行了优选研究,现就部分研究内容做一阶段性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6例偏头痛患者均来自于2008年6月到2009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门诊咨询和就诊的患者。其中女性29例,男性7例;病史3~42年,平均18.6年;年龄21~55岁,平均37.6岁;患者每次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为6~72小时,平均为37.6小时;36例中属于无先兆偏头痛者34例,有先兆偏头痛者2例;头痛严重程度属于中度者21例,重度者15例。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阳上亢者4例,痰瘀内阻者32例。
2、 试验设计
2.2 研究方法
本试验采用随机(分层随机、中心随机)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应用L9(34)正交表,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每重复一次需要9例患者。患者就诊后按照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先进行分层,使得进入每一个试验组的9例患者条件均衡,然后将这9例患者随机地分配到9种治疗方案进行试验。同时本研究还应用盲法(第三者评价盲)。
正交设计的四因素、三水平具体内容如下:
四因素:A效穴组合, B毫针及电针疗法,C耳穴疗法,D放血疗法
三水平:A因素A1水平:局部取穴(一侧头痛取患侧,两侧头痛取双侧)
A2水平:A1+远端取穴(远端均为双侧取穴)
A3水平:A2+辨证取穴(辨证取穴均为双侧取穴)
B因素B1水平:0(不进行毫针及电针治疗)
B2水平:毫针刺法
B3水平:B2基础上+电针
C因素C1水平:0(不采用耳穴治疗方法)
C2水平:耳穴针刺
C3水平:耳穴电针
D因素D1水平:太阳紫脉或太阳+阿是穴放血
D2水平:太阳紫脉或太阳放血
D3水平:0(即不进行放血治疗)
2.3 治疗方法
效穴组合:主穴:丝竹空、率谷、太阳、风池(一侧头痛取患侧,两侧头痛取双侧);合谷、列缺、太冲、足临泣(均为双侧);配穴:属痰瘀者加中脘、丰隆、阴陵泉、血海、膈俞(双侧);肝阳上亢加肝俞、阳陵泉、丘墟、太溪。
毫针及电针疗法:丝竹空和率谷穴采用透刺法,其余腧穴使用常规刺法,针刺深度为1~1.3寸;电针疗法在毫针刺的基础上在头部腧穴加用电针(脉冲针灸治疗仪,常州英迪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耳穴疗法:穴位选用神门、交感、皮质下、脑点、敏感点(在颞、枕、额部探测敏感点,如无敏感点则选取脑点)。针刺及电针的操作方法与体针相同。
放血疗法:穴位选用太阳紫脉或太阳、阿是穴(患处压痛点、敏感点、结节或显露的浅静脉)。用中号三棱针刺破皮肤后挤出1~2毫升血。
疗程:毫针刺和电针的留针时间均为30分钟。
2.4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治疗后10min,20min两个时点的头痛强度进行测量,以观察各种针刺治疗方案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分别由2人各自独立将CRF表中的内容录入数据库。然后对双录入形成的两个库进行核查,如有出入,参照CRF表中的原始数据进行修改,最后将修订后的数据库锁定,作为最终进行统计分析用库。
使用CHI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正交试验,采用CHISS软件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按照正交表的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可。
3、 研究结果
在治疗后20min这一时点,四种因素对降低VAS评分的影响大小排序为:毫针或电针>体穴取穴组合>耳穴疗法>放血疗法。而这一时点上,各因素不同水平对降低VAS评分的影响大小排序为:A3>A2>A1,B2>B1>B3,C3>C1>C2,D1>D2>D3。可见,在治疗后20min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仍为:毫针刺法(局部+远端+辨证取穴)+耳穴电针+太阳紫脉+阿是穴放血。
4、 讨论
正交试验是进行方案优选的最佳实验设计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通过对针刺治疗36例偏头痛患者在治疗后10min, 20min这两个时点的即刻止痛效果的观察,从四种因素及其各自不同的三个水平的诸多针刺治疗方案组合中,初步筛选出最佳的组合方案。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治疗后10 min、20min这两个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均为:毫针刺法(局部+远端+辨证取穴)+耳穴电针+(太阳紫脉+阿是穴)放血。说明在偏头痛发作期,采用局部、远端、结合辨证取穴进行毫针刺,同时配合耳穴电针以及在太阳紫脉和阿是穴进行放血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即刻镇痛效果。
以上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偏头痛针灸临床治疗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但由于本研究仍在进行之中,以上内容仅仅是基于部分研究结果得出的阶段性结论。随着入组病例数的增加,样本量的扩大,本课题组后续还将对此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