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之一,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等;简称为肩周炎。本病的发生基础,在劳损、外伤、感受风寒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肩关节的关节囊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局部的粘连,引起肩部的疼痛、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活动。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学痹症的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邪及外伤劳损有关。
1、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症状即肩痛与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1.1.1.1 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1.1.2 体征
1.1.2.1 压痛:肩关节周围广泛的压痛,并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
1.1.2.2 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均受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亦受限。
1.1.2.3 肌肉萎缩:日久,三角肌等可发生废用性萎缩。
1.2 诊断标准
1.2.1 肩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痛点在关节间隙上。
1.2.2 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均受限。
2、辨证
2.1 气血不足:年老体虚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血虚生痛。久之,则筋脉拘急而不用。舌淡苔少,脉弦细。
2.2 外感风寒湿邪: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不流,脉络拘急而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则屈而不伸,痿而不用。舌暗苔滑腻,脉弦。
2.3 外伤筋骨:跌扑闪挫,筋脉受损,淤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久之,则筋脉失养,拘急而不用。舌暗有瘀癍苔少,脉弦紧。
本病不论何因致病,日久则筋脉失养,拘急而不用,脉络瘀阻,不通则痛。
3、治疗
3.1 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3.2 手法:一指禅推法、揉、点、按、拿、扳、拔伸、摇等法。
3.3 取穴:肩井、天宗、肩k、肩s、肩贞、曲池、合谷。
3.4 操作:病人坐位。用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患侧肩关节周围治疗,由前向后往返数次,同时配合患肢被动外展、内收、外旋、上举等活动;再用分筋法、拨筋法在肩关节处由前至后往返操作3--5次,同时配合患肢外展;按揉上述穴位,以酸胀为度。然后,用肩关节摇法、扳法治疗。作摇法时,幅度要由小到大;作扳法时,力量要由轻到重,动作不要过猛,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最后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反复搓动并抖动上肢,以此作为手法操作的结束动作。
3.5 其他治疗
3.5.1 针灸:对于本病的早期的疼痛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3.5.2 理疗:对于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5.3 封闭:对于本病疼痛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3.5.4 药物贴敷:常用的有狗皮膏、奇正消痛贴、多克自热贴、活血接骨贴等。
4、功能锻炼:本病的肩功能障碍,主要是由肩关节粘连导致。治疗同时必须配合适当的肩部功能锻炼,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锻炼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列方法。
4.1 爬墙活动: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举高,并保持上肢伸直的状态,尽力使身体向墙壁靠近。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4.2 体后拉手:双手向后,用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逐渐向上拉动至最大角度,反复数次。
4.3 外旋锻炼: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两臂外旋,尽量使拳背贴到墙壁上,反复数次。
4.4 摇肩活动:弓箭步,一手插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作前后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