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淋巴转移后经中药治疗病情稳定
徐某某 男 41岁,蒙族,内蒙古巴彦卓尔人。患者于2008年2月自觉乏力、时伴低热、体重减轻、右上腹时有疼痛。2月29日在内蒙古巴彦卓尔医院经检查初步确诊为:肝癌伴淋巴转移、胆囊结石、轻度脂肪肝。
于2月29日CT(83602)报告单报告结果如下:肝脏形态正常,边缘光滑;实质密度均匀性减低,肝脾CT值倒置约38-42HU。使用对比剂后;肝内血管影趋于清晰。肝门结构紊乱不清,区域内见多枚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轻微强化,CT值35-55HU,肝门区胆管有扩张。肝外胆管无扩张,胆囊无增大,壁有强化且弥漫均匀厚、毛糙,腔内密度局限性增高,CT值6-46HU。胰腺行走僵直,CT值33-66HU,脾脏未见病变,腹膜后腹主动脉前多枚淋巴结增大。CT诊断及建议:1、轻度脂肪肝。2、胆囊炎并结石。3、肝门区结构紊乱。肝门区胆管扩张、淋巴结增大。4、腹膜后淋巴结增大,综合相关检查及随诊。
于2008年3月15日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MRI检查影象号(2008-47568)肝硬化,腔静脉前淋巴肿大,考虑淋巴转移。
于2008年3月17日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查血报告:白蛋白38.6g/L,球蛋白41.1g/L(升高),白蛋白/球蛋白0.94.出现蛋白倒置。甲胎蛋白227.84ng/ml.明显升高。
治疗经过:患者在当地医院未做治疗,经当地癌症患者介绍于2008年3月底直接慕名来我院肿瘤科就诊,就诊时患者伴有腹胀、肝区疼痛、乏力、低热、精神差等。我院肿瘤科专家通过对患者病情的问诊、切脉及整体情况的掌握,另外参考患者在其他医院做过的西医客观检查,进一步确诊为肝癌晚期,经过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抗癌成果:蛰龙丸、扶正消症胶囊、健脾益肾颗粒等,拟定方案如下:
中医科学院研制扶正抗癌药,每天3次,早3粒,午3粒,晚4粒,温开水送服,饭前半小时服用。
中医科学院研制健脾益肾药物,每天3次,每次1袋,温开水冲服,饭前半小时服用。
其它祛邪抗癌药,每天2次,每次3粒。温开水送服,饭后半小时服用。
另外根据病人的情况的综合考虑,因为患者及家属不愿意做西医治疗,故要想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给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中草药方子。这样即使患者不做西医治疗,那么也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对肿瘤起到治疗作用。
经过第一个疗程(1月/疗程)的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食欲增强,体重增加,我院肿瘤科专家嘱患者继续服药最好服满一个大疗程(3个月)后复查,期间根据服用情况随时调整草药方子。患者服满3个月后,病情稳定,现在饮食正常,同时可以下地里干农活。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肝脏肿瘤及转移的淋巴结消失。
2008年6月17日检查结果如下:CT报告;肝脏形态正常,边缘光滑,实质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影。胆囊形态正常,壁不厚,囊内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影。胰腺、脾脏扫描范围肾脏未见异常,未见异常增大淋巴结影。胃排空慢。诊断建议:上腹部扫描未见明确病变,胃排空慢。查血显示:白蛋白42.4 g/l,球蛋白35 g/l,白蛋白/球蛋白1.21.甲胎蛋白17.4ng/ml。
患者原有药物减量服用,一直维持治疗,病情稳定。
09年4月23日复查甲胎蛋白39.6稍高,CT未见异常。病情平稳。
2009年7月15日再次复查,甲胎蛋白5.8,正常值0-25,CT报告超声意见:肝不大,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提示肝胆胰脾均未见异常。患者目前精力充沛,饮食好,二便正常,生命体征平稳。重要的是患者目前心态非常好。
从复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原有肝部肿块及转移淋巴的肿块已经消失,另外患者原有的胆囊结石经过我院肿瘤科专家配合的中草药,已经排出,各项指标达到正常。而且从患者整体情况来看,已经如同常人,无其他不适症状,饮食、二便、睡眠、精神状况正常。同时患者可以像往常一样继续自己的工作。类似这样的惊人病例我院肿瘤科专家治过很多,而徐先生恰恰就是其中幸运的一个。
患者徐某,目前病情稳定,2009年12月30日复查B超示肝胆胰腺正常,下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我院肿瘤科专家嘱中成药继续服用控制病情发展,不适随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