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常遇到一些患者这样问我:“王大夫,我头痛已经很多年了,有的医院说我是血管性头痛,有的医院说我是血管神经性头痛,有的医院说我是偏头痛,我的头痛究竟属于哪一种啊?”
其实,无论是“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还是“血管神经性头痛”都是过去旧的头痛分类方法下产生的名词。随着医学界对头痛领域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引起头痛的原因非常复杂,很多头痛的西医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很难用“血管”或“神经”这类名词将其绝对地分开。以偏头痛为例: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人们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源于神经,“神经源学说”认为偏头痛患者的脑功能紊乱开始于枕叶,以2~3mm/分钟的速度向前推进,并扩散到全头部,据此解释偏头痛的视觉先兆症状和头痛。
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偏头痛是首先出现颅内血管(如眼动脉收缩造成视觉先兆如偏盲、闪光等),继之颅外血管剧烈扩张,出现头痛发作,“血管源学说”应运而生。
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又出现了“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偏头痛是由于不明原因的刺激物刺激了三叉神经,使三叉神经末梢释放化学物质如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激肽等,导致局部炎性反应和血管舒张,激发头痛。
随着医学科学领域研究的逐渐深入,近年来“血管-神经联合学说”得到了大多数医学专家的认可。这一学说认为,偏头痛是基于脑干、三叉神经-血管的联合反射所发生的。各种不同刺激物可影响皮层、丘脑、下丘脑,然后刺激脑干,导致皮层功能改变,先出现先兆症状,而后引起血管扩张,刺激三叉神经使神经末端产生局部炎症反应;另一方面促使血小板释放5-HT,使5-HT浓度下降,抗疼痛的作用减弱,导致头痛加重。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主要的观点之外,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研究领域,还出现包括遗传易患性、低镁学说、高钾学说、钙通道病(细胞内钙增加)、线粒体功能(能量代谢)障碍、一氧化氮假说,血小板活性、释放反应、结构异常等多种学说。但到目前为止,偏头痛的西医发病机制尚无定论。
为规范头痛领域的诊疗,国际头痛学会推出了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将头痛疾患分成3大部分,其下再细分为14种类型。
第一部分:原发性头痛包括:
1、偏头痛
2、紧张型头痛
3、丛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植物神经性头痛
4、其他原发性头痛
第二部分:继发性头痛包括:
5、缘于头颈部外伤的头痛
6、缘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头痛
7、缘于非血管性颅内疾病的头痛
8、缘于某一物质或某一物质戒断的头痛
9、缘于感染的头痛
10、缘于代谢障碍的头痛
11、缘于头颅、颈、眼、耳、鼻、鼻窦、牙、口或其他头面部结构病变的头面痛
12、缘于精神疾病的头痛
第三部分:颅神经痛、中枢和原发性颜面痛以及其他头痛包括:
13、颅神经痛和中枢性颜面痛
14、其他类头痛、颅神经痛、中枢或原发性颜面痛。
据此国际头痛学会建议全球范围内与头痛相关的临床、科研各个领域均应规范名词的使用。既往常说的“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名词将逐渐退出头痛的诊断体系,被新的分类方法和诊断术语所替代。
行文至此,希望我的解释能帮助患者朋友们解开一点心中的疑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