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和过敏是循环因果关系
(一)慢性咳嗽儿童的感染和过敏多以泛感染和免(疫)炎(症)反应表现,家长常诉说"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专科医生多诊断"慢性反复性鼻炎,喉炎,支周炎,肺炎,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泛感染和免炎反应互为因果,多由内/外因素(饮食或喂养、环境)使身体内自身的微生物群紊乱引起;迁延则发生全身性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紊乱。需要动态仔细观察局部呼吸系统症状和整体全身的表现,细心分析才能发现,并且进行医患沟通。实验检查,包括多种高新技术的分子生物学化验(如过敏原,炎症免疫指标),胸部CT,肺功能等只是辅助参考作用。
(二)当前常见误区和存在问题:
a.家长(患儿)方面:”焦虑心态,恐惧哮喘、肺炎、“病根”,追求确诊最求名医,寻找特效药;对患儿缺乏整体动态观察思考分析;忽视家庭氛围和环境因素作用。
b.医生方面:简单机械的以血常规,胸片下诊断;单纯或过度依靠药物;
c.具体表现:(a)婴儿单纯型 诊断肺炎支周炎 长期反复抗生素、诊断哮喘 单一长期雾化吸取导致口腔上气道菌丛紊乱;(b)儿童复杂型:忽视心身(心理、行为、习惯)综合因素,片面地以支原体抗体(目前定量测定的抗体包括IgG和IgM)为证据抗生素治疗。
(三)我的思考和应对思路
a.完善修正传统的感染、炎症和过敏的概念和分类;避免机械静止的作“感染/过敏,鉴别诊断和治疗”.
b.精细化综合干预,用药(因人/因时/因地;生理/心理):交替协同调节泛感染/免炎反应;
c.探讨互联网医疗干预模式:科普宣传、妈妈间交流医生参与引导、连续细化症状观察和医患互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