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芪,偏于益气解毒。 “芪”字古代用“耆”,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寓意服此药可使人长寿。而黄芪又不单单是位补药,同时有解毒之功,在中医外科有“疮家圣药”之说,也就是说在疮疡的早、中、晚三期均可应用,早期解毒,中期托毒,晚期益气收敛;外科的常用方如:托里透脓汤、透脓散、黄芪六一散等均含黄芪。刘元素言:“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而炙黄芪是指蜜炙过的黄芪,则功专益气补中。治肿瘤中生黄芪常用量15~30克,益气养血升白细胞可用到60克,治肾功能不全也可以用到60克。现代研究证实黄芪含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皂甙及微量叶酸和数种维生素等。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保肝,抗衰老,利尿,降压等功能。目前常用的抗肿瘤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贞芪扶正胶囊等都含有黄芪。
生何首乌,顾名思义也是一位补药,常服使人乌发不老。“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萧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本草纲目》)。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也有解毒之功,还能润肠通便。何首乌在中医外科也有“疮扫”之称,为治难愈疮疡的要药,养血解毒,消痈肿。何首乌主入血分,解血分之毒,适用于舌红、舌暗者,对淋巴瘤、骨髓瘤、血液病、化疗中的患者,我每必用之。现代研究证实生首乌块根含蒽醌类化合物,主为大黄素、大黄酚、以及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酚蒽酮,又含芪类化合物等,实验研究蒽醌类化合物,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并对化疗药环磷酰胺具有减毒增效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何首乌的提取物能与胆固醇结合,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重吸收,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何首乌所含大黄酚还能促进肠道运动,可治便秘。生首乌有小毒,不宜量大,常用剂量15克。制首乌,传统做法是把首乌挖出以后削成片,用黑豆黄酒汁浸泡,然后上锅蒸,蒸完以后晒干,晒干以后再蒸,九蒸九晒而成;现代使用生物发酵工艺制成。制首乌偏于补肝肾,补精血,解毒之功大减。
生薏仁属药食同源,生薏仁属脾、胃经药,有健脾利湿解毒的功效,药性温和,《本草》谓之上品养心药。张仲景用其治肺痈,足见其既健脾利湿,又解毒排脓。治肿瘤常用的药康莱特注射液,就是用生薏仁提取加工而成。生薏仁可以用于一切脾虚有湿的肿瘤患者,早、中、晚期皆适合。生薏仁不是补药,但有类似补药之功。其药性略偏凉,常用量30克。炒薏仁,一般为麸炒薏仁,药性偏温,功偏健脾止泻。
生杜仲,辛、甘,温,入肝肾经。古人有: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之说。由此可以看出,生杜仲在补的同时,还有“通利”之功,温通止痛,利湿除痹;生杜仲还有降压的作用。而炒杜仲为盐炒之后,主入肾温补,而通行之力减矣。生杜仲用治肿瘤肾阳不足腰腿疼痛,血压偏高者。
生白术与炒白术的区别,大家一般比较清楚。补气健脾主用炒白术,健脾祛湿通便主用生白术,且用量要大,至少用30克。
生龙骨、生牡蛎:临床上龙骨、牡蛎有生用与煅用之分,煅龙牡偏于收敛,用于敛汗、安神、固涩,用治自汗、心悸失眠、遗精、带下、尿频等。生龙牡偏于软坚散结,用治肿瘤有包块者。
生香附:辛微苦甘,性平;有醋香附、制香附、生香附之分。醋香附、制香附偏于疏肝解郁,常用量9克。肿瘤科多用生香附,生香附偏于理气散结,常用量15克,对乳房有肿块者,可用到20克。
总之,对治肿瘤而言,生药往往比制过的药要好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