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瘢痕疙瘩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多,比较小的病变可以通过切除后直接缝合封闭创面。但临床上许多瘢痕疙瘩是体积较大的病变,如果切除后直接缝合将导致创面张力过大或耳部形状出现改变。面临这种棘手的问题,有些学者提出皮片移植治疗,包括切除的瘢痕疙瘩的瘢痕皮肤回植或其他部位的采集的正常皮肤修剪成中厚皮片移植,但这种方法会造成移植的皮片和耳廓的颜色不匹配。
也有些学者提出采用局部的皮瓣进行创面覆盖,虽然能够较好的修复创面,但附加切口增加了瘢痕疙瘩发生的机率。我们采用的瘢痕瓣修复的原理,是将瘢痕疙瘩看做扩张的皮肤包裹硬质的瘢痕核心,因而剥离形成的瘢痕瓣的面积足够修复创面的需要,只要按照局部皮瓣的原则修剪,保证瘢痕瓣的血供就能良好修复创面。此方法属于瘢痕疙瘩的瘢痕内切除,即使瘢痕疙瘩发生复发也不会超过原来大小。
单纯的手术切除耳部瘢痕疙瘩,无论是手术刀还是激光切割,其复发率超过45%,因而需要其他方法的有效配合。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激素局部注射、放射治疗、硅胶膜局部使用和加压疗法。类固醇注射存在有皮肤萎缩、脱色、毛细血管扩张、坏死、溃疡等相关不良反应;
放射治疗存在放射剂量难以控制,易于诱发放射性皮炎,或者引起环境污染的风险;硅胶膜虽然使用安全,但主要的应用难题是不美观和不易固定。加压疗法因为简便、安全、有效逐步成为手术治疗的主要配合方法。传统的加压治疗装置主要是使用弹性钢丝维持压力或应用小夹板通过螺丝施压,主要的不足是不易佩戴,而且美观性较差,因而患者难以长时间检查佩戴。
我们采用的磁铁片耳钉,具有显著的优点:结构简单、佩戴方便、外形美观、价格便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佩戴时疼痛,可以通过衬覆硅胶膜后继续完成治疗。
压力治疗方法应用于病理性瘢痕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多年,临床也取得了肯定的疗效。通常认为压力治疗应该在伤口表皮化完成后尽早开始,虽然没有大规模的临床临床试验,但目前的研究建议在拆线后2周开始进行耳垂的加压治疗。
压力维持的强度非常重要,较小的压力不能够达到治疗效果,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性损伤。一般认为压力应该维持在1.33~3.3kpa,这是毛细血管关闭而外周血循环又不受到影响的压力值。压力治疗推荐每天维持8h以上,连续使用半年以上的时间。
目前关于其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
1、压力造成局部组织血流量减少,胶原酶的抑制剂α2肌球蛋白随之减少,使胶原酶活性增强,胶原分解加快,导致螺旋状胶原重新排列,使瘢痕软化。
2、压力引起血管壁损伤加重,造成组织缺血,组织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降低。缺氧状态下细胞内氧分压降低,线粒体的功能减退,同时发生形态学改变,导致线粒体不能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释放能量,致使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受到抑制,最后发生变性坏死,使生成胶原纤维和基质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瘢痕变薄,软化。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磁铁片,虽然磁场能够改善瘢痕的性状,但其确切的治疗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我们根据耳部瘢痕疙瘩的特点采用瘢痕瓣手术治疗方案配合磁铁片加压治疗,不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获得满意的耳廓外形。手术加术后压力综合治疗方案,经随访可以有效预防耳部瘢痕疙瘩术后复发,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