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患者在急性期多在治疗医院行生命抢救及稳定生命体征,等来到康复专科医院时多处于痉挛期,患侧的肌张力高,即所谓的被动活动肢体时可以感到阻力,不易完成所要达到的目的;另外由于肌张力增高的程度及分布不均衡患者会出现不对称性的姿势,例如:上肢最典型的异常姿势为:肩部下降,肩关节外展及内旋,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手指屈曲,拇指内收屈曲。
这个时期行康复锻炼为更好掌握实用性的运动和动作,要破坏何种全身性的运动模式,在改善上肢和手功能的同时,改善立位和步行的平衡能力,着眼于整个运动模式的改善,从动作的准确性、灵巧性、持久性和速度等方面来衡量动作的质量。康复时要求从单纯性到复杂化过度,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的活动,由平面到立位和空间的活动,粗大到精细运动活动等分阶段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促进肌紧张正常化和运动随意性的锻炼
(1)仰卧位下进行的训练:a、抑制下肢伸肌痉挛的训练。b、下肢屈曲和伸展的控制训练。c、下肢负重的准备性训练。d、髋关节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e、髋关节伸展的控制训练。f、自仰卧位起坐训练。
(2)坐位下的训练:a、坐位平衡训练。b、患侧上肢支撑训练。
2、转移动作训练
(1)床上起坐
(2)自坐位起立训练
(3)床至轮椅的转移
(4)坐和站起的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1)滚动滚筒活动
(2)倾斜台面上的活动
4、上肢运动的控制性训练
(1)仰卧位下的训练活动:a、抑制痉挛。b、上肢主动性运动和控制的训练。
(2)坐位下训练活动:a、肘关节自主运动训练。b、上肢支撑负重训练。c、患者应该掌握的日常训练内容。
(3)立位下的活动:a、上肢控制训练的同时进行站立训练。b、改善立位平衡和促进眼手协调性的训练活动。c、对体能恢复有用的作业活动。
5、步行训练
(1)立位和立位平衡训练。
(2)针对支撑期所需功能的训练。
(3)针对迈步期所需机能的训练。
(4)跪位下的训练。
(5)双杠内的步行训练。
(6)持拐步行训练。
(7)上下台阶训练。
6、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起居动作、进食、整容动作、入厕动作、更衣动作、入浴动作、烹饪动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