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需要站立的商场导购人员、教师等,跖腱膜长期受到持续牵拉,易出现跖腱膜炎,症状:足跟底部疼痛,早上起床或坐片刻后起动走路时加重。走几步后疼痛减轻,白天患者相对比较舒服,到傍晚疼痛逐渐加重。
如何防治跖腱膜炎
1、鹅卵石路少走为妙: 中老年人最好选择平底行走,不要在坑坑洼洼路面上行走,像鹅卵石路面的健身路径,对足底的损伤是很大的,这一点尤其要重视;
2、尽量减少足部负重,让足跟部充分休息,少走路,为损伤愈合创造条件。必须行走时,最好在鞋子里垫上厚软的足跟垫,一来走路时对足跟的压迫能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二来鞋垫的形状与足跟底部的形状密切契合,可以增加足底的负重面积,减小对足跟的压强,减小对足跟的刺激;
3、鞋的后跟要宽大、稳定,鞋跟高3厘米左右最为合适。
4、局部理疗或热水泡脚。老年人预防跟痛症,可以每天晚上临睡前泡脚20分钟左右,或将足部放在有加热作用的电暖气、电手炉等设备上,温热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
5、外用药物。常用疗效较好的外用擦剂有扶他林乳胶剂、正红花油等。用药之前,应先用温水泡脚,然后使用擦剂或膏药。擦剂涂药范围应大于疼痛范围。用药后要轻轻按摩一段时间,一是便于药物渗透,同时也可以增加局部微循环。
6、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疼痛严重的跟痛症患者可口服消炎止痛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