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外固定后要注意安全,开始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经过长时间的外固定,此时还不能急于走路,这时的伤脚的背伸角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力量的严重缺失,灵活性和平衡感的下降,都不足以达到正常走路的功能要求。而且没有了外固定的保护,此时还是一个二次断裂的危险时间窗。二次断裂的时间窗是分阶段的,一般来说,6-8周时是二次断裂的第一个危险时间窗,此时刚拆除外固定,如有意外的前脚掌突然的负重,引起快速的跖屈反应,是比较容易发生二次断裂的,10-12周是第二个危险时间窗,此时跟腱在生理上正在开始健康的肌腱组织移行替代原有的纤维瘢痕,因此仍不应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避免快速的前足着地负重。不过缓慢行走从时间来看,应问题不大。第三个时间窗就是早期练习跳跃的时候,跳跃练习也应从模拟跳跃,小跳,大跳,这样的循序渐进。总的来说,折除石膏后凭借跟腱步行靴进行恢复性训练,避免前脚掌的突然发力,是防止二次断裂的关键。
刚刚拆除外固定时伤脚会很肿,跟腱处粗且硬,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要紧张,这时的跟腱愈合了,但还不是正常的组织结构,是纤维化的瘢痕组织,弹性比较差,跟腱粗硬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是正常的, 随着组织重建的完成,跟腱粗大应逐渐变软、变细。
一般建议长石膏后就可以使用跟腱靴,使用时角度调到90度,并把三个后跟锲形垫垫在布套下面。使用一周后,恢复快的可以拆掉最下面的一层跟垫,每一周或多一天拆掉一个,三周后拆完。拆跟垫也要跟据个人的恢复情况来定,避免跟腱拉伸过度再次损伤。当角度恢复到前脚掌可以上翘时,这时调整靴子的角度,让靴子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摆动角度不要太大,一定要小于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质量差的跟腱靴在使用时容易掉色,经常会感染伤口,由于使用的材质差,因此固定足踝不牢,易发生二次断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