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教授、主任医师。
王建卫教授为该院肺癌筛查团队的核心成员,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后,于2007年~2008年在全球最先系统开展LDCT肺癌筛查的I-ELCAP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在肺癌筛查领域享有盛誉的Dr. Claudia I. Henshcke;回国后继续在国内进行肺癌筛查工作,每年均进行国际上肺癌筛查的交流,获得充分肯定。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就诊时就已经出现区域或远处转移,五年生存率仅为15%。目前唯一可以降低肺癌病死率的方法是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筛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我国最早开展肺癌筛查工作的医疗机构,从2005年至今已完成超过18000人次肺癌筛查。
“领军”肺癌筛查
众所周知,肺癌如果能在早期阶段(尤其是Ⅰ期)进行手术切除,预后将显著改善。因此,多年来国内外一直致力于通过筛查来实现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最终降低病死率。X线胸片虽能检出更多肺癌、提高手术切除率,但并未降低肺癌病死率,故不推荐X线胸片作为肺癌筛查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螺旋CT技术的发展,肺癌筛查研究进入LDCT时代,并成为近20余年来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
200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吴宁教授带领的LDCT肺癌筛查团队开始了第一例肺癌筛查。2008年开始与国际肺癌早期行动计划(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gram,以下简称I-ELCAP)全面合作,作为I-ELCAP成员之一,该团队按照I-ELCAP的筛查方案并结合中国国情对健康人群进行规范的胸部LDCT肺癌筛查。同时与该院防癌科联合,在北京市范围内开展针对健康人群的肺癌筛查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筛查超过18000次,检出早期肺癌患者超过40人,80%为Ⅰ期。
医科院肿瘤医院是全国首家开展基于人群的、系统的肺癌筛查工作的医疗机构,如今该院LDCT肺癌筛查团队已形成二十人左右的专业队伍,在肺癌筛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研究结果也陆续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该团队将筛查对象扩大到社会健康人群,并创立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和标准,其开创性的工作,为我国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筛查须规范化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已开展或拟开展LDCT肺癌筛查,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存在较大差距,各医疗机构对肺癌筛查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更是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应高度重视筛查机构的资质、筛查对象的选择、筛查方案的实施等方面的工作。
谁来筛?
LDCT肺癌筛查项目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开展筛查工作除了必备的螺旋CT机等硬件条件外,更要有足够的肺癌专业人才储备等软件条件。正如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在关于肺癌筛查的声明所指出的那样:未来实施筛查项目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且由肺癌相关领域多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不仅要有影像诊断经验丰富的胸部放射学专家,更要有胸外科、肿瘤科、病理科、呼吸科等多学科专家积极参与协作,胸外科专家应尽可能地降低手术风险,如积极开展胸腔镜手术等。因此,应积极鼓励具备多学科协作能力的医疗机构开展LDCT肺癌筛查,只有这类机构才有可能给受检者提供高质量筛查和随访服务。
筛查谁?
合理、准确地选择筛查对象,可降低无效筛查比例,提高肺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效益。国外的数个筛查指南都选择高危人群作为筛查对象,但在不同的指南中,高危人群的定义又不尽相同。年龄的增加和累积烟草暴露量是最重要的两个肺癌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环境或职业暴露、氡暴露、既往罹患癌症、接受过放射治疗、家族史等。也有一些国外研究采用肺癌风险预测模型来筛选高危人群。中国的肺癌危险因素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尽相同,对于诸如被动吸烟、空气污染和厨房油烟等因素亦需予以足够重视。
如何筛?
研究人员应努力提高对国内外各种肺癌筛查指南或专家共识的认知和应用水平,遵循指南或共识规范地开展筛查工作。应注重肺癌相关领域多学科专家的密切合作,尤其是放射学专家应具有丰富的胸部影像诊断经验,最好在从事肺癌筛查工作前接受过相关培训,能对LDCT发现的肺结节性质进行准确判断,根据肺结节的不同特征给出合理的处理措施、随访频率和随访期限,并确保对肺部良性病变的干预降至最低。
盼望更多力量投入
LDCT肺癌筛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筛查者信息的采集、规范的CT技术、合理的筛查方案、到最终推荐给筛查者的建议,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的管理,包括将筛查建议反馈给患者也涉及到沟通技巧的问题,既不能造成患者过度紧张,也不能让其盲目地觉得没有问题。可喜的是,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首个《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已于今年5月份发表,国内的肺癌筛查工作从此有规可依。
另外,并不是从事放射科工作的医生都能做肺癌筛查工作,从事LDCT肺癌筛查工作之前都必须经过半年至一年专门的筛查培训,且每天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病例。因为筛查工作针对的是健康人群,一旦出现漏诊,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但同时又不能过度诊断,会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过度的心理压力,这个分寸的把握也必须要有严格的规范。
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是45-70岁之间的群体,这部分人也恰恰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肺癌筛查是一项惠及全社会的工作,同时也能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王建卫教授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并扩大筛查的范围。如果国内有机构有意愿开展肺癌筛查工作,该团队愿意为其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从国际上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来看,LDCT肺癌筛查已经从研究领域走向临床应用,有望使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出现前移,进而带动肺癌治疗进入新的时代。面对我国肺癌患病率和病死率持续升高的严峻形势,应当鼓励有多学科协作能力的国内医疗机构积极地在肺癌高危人群中开展LDCT肺癌筛查,以推动我国肺癌筛查研究的不断前行以及筛查方案的不断完善,提高我国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我国肺癌的治疗现状,使更多的人群受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