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从辨病论治还是辨证论治,或是近来提出的微观辨证的方法来看,肾性血尿或许均属中医“血证”中的“溲血”、“尿血”范畴。以此出发,取方用药,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这一点不容否认。
但事实上,乃有许多血尿患者病因复杂,病情多变,运用“治血”各法,虽能取一时之效,但是反反复复,很不稳定,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说明这部分患者“治血”只是治标之法。兹举几例临证中偶得的血尿病例,以期与同道共同进步。
一、健脾和胃法取效
患者,女,35岁,2009年7月8日就诊,诉肾性血尿史3年余,镜检红细胞+-++之间,无蛋白尿,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史,无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史。中药治疗2年余,反反复复。近3个月来常因服食中药而觉胃脘不适,恶心欲呕,胃纳欠佳,大便不实。遂于2周前停药,今查尿常规示镜检红细胞,遂来就诊。
观前医,长期运用健脾补肾加凉血之法,虚实结合,补中有泻,治疗还是有章有法,但患者胃脘不适、大便不实,舌淡苔净,边有齿痕,脉细,不宜再运用凉血及滋补之药,故单纯使用健脾和胃法,处方如下:
党参12炒白术15白扁豆9茯苓12米仁15砂仁(后)3山药15姜半夏12陈皮9竹茹9生谷芽12炙甘草3。7剂。
7月15日患者复诊,诉无胃脘不适,大便调,纳可,尿常规示红细胞,认为本次中药药少,口味清香,愿意再次服药。遂于上方去生谷芽,加防风3,夜交藤15,*14剂。
二周后,患者复诊,诉无特殊不适,尿常规红细胞(2-3)/HP。此后长期服用本方半年,随访至今血尿均在正常范围。
体会:尿血一证健脾补肾是治本常法,然临证之时每每随手而加凉血止血数味,几成习惯。本例患者长期服用凉血补肾中药,实是有碍健胃,若非胃脘不适,不会舍去凉血止血之品。本次治疗虽未用一味止血药而尿血得以长期稳定,所以中医治病尚需对症用药,有是症用是药,有时不能囿于套路。
二、解表宣肺法取效
患者,男,52岁,2009年5月22日就诊。诉慢性肾炎血尿10年余,镜检红细胞,无蛋白尿,高血压史10年,服用珍菊降压片,维持在130/85mmHg。曾长期服中药,疗效一般,故一年前以肾炎康复片代替。本次于一月前感冒发热,服用抗生素后咳嗽频作不休,咯痰,色白、质粘,咽痛,舌暗红,舌尖尤甚,苔薄黄。查尿常规红细胞。遂拟解表宣肺止咳法,予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处方如下:
水炙麻黄9杏仁12炙甘草3白前12桔梗3紫菀12款冬15荆芥炭12桑白皮12黄芩9天将壳12姜半夏12竹茹9牛蒡子15川贝母9、7剂。
5月29日复诊,诉感冒已痊愈,尿常规红细胞4-5个/HP,同时长期便秘亦通,浑身舒畅,甚为喜悦,唯时有腰酸。遂鼓励其继续服用中药,方拟健脾补肾法加减。二周后,患者复诊,诉症虽无特殊不适,但大便不通,腰酸不减,尿常规红细胞。遂于前方加润肠通便之药,并加强凉血止血。二周后患者大便仍不通,腰酸不适,尿常规红细胞,并要求继服5月22日方。细问病情时,诉时有咽痛,尿黄赤。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滑。宣肺泻热法治之,5月22方减天将壳、紫菀、款冬,加郁李仁5,7剂。
二周后,患者诉大便日一行,腰酸明显好转。尿常规红细胞。予上方减水炙麻黄,加贯仲炭12,桑叶10,麦冬12。随访尿常规至今稳定。
体会:肾炎血尿,中医传统认为其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稳定期治以脾肾,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合并上感后急性期,多从肺论治,大多中病即止,长期使用有违常道。本例因感冒使用解表宣肺法获效,而改用健脾补肾后,不但尿血增加,腰酸、便秘各症亦出现,后根据时有咽痛、尿黄赤、舌尖红等症状,坚持宣肺泻热之法,尿血稳定,各项临床症状亦随之改善。所以,尿血患者病因不同、体质不同、症状不同,治疗原则也要因人而异。
三、疏肝解郁法取效
患者,女,31,2009年8月22日来诊。诉发现单纯性肾性血尿3年,血尿最高。长期使用健脾补肾活血止血法,血尿控制。但近来,由于其夫因病住院治疗,故心身疲劳,病情出现波动,血尿++,腰酸乏力,夜寐欠佳,便秘,舌红苔净,脉小弦。遂于上方加强益气安神。
9月5日复诊,尿常规红细胞,腰酸乏力改善,夜寐欠佳,大便二日一行。详问病史,素来情绪急躁,家中锁事动则易怒(近来尤其甚),小便灼热黄赤,月经时前时后不定期。遂予清肝疏肝之法,方拟如下:
柴胡12,半夏12,黄芩12,香附12,生军9,枳实18,郁李仁6,火麻仁12,炒山栀12,茜草根12,贯仲炭12,血见愁30,荠菜花30,仙鹤草12,旱莲草15,炒龙齿15,陈皮6,竹茹6。14剂。并予精神安慰,放松心情。
二周后复诊,尿常规红细胞5-6个/HP,精神可,大便日一行,寐安。上方减贯仲炭,血见愁,荠菜花,仙鹤草,再进14剂。二周后,尿红细胞1-2个/HP,上方加玄参12。随访至今诸症皆安。
体会:有部分血尿患者,脾气急躁易怒有之,情绪低落善太息者有之,焦虑不安失寐者有之,女性并伴有月经不调症状。《医学心悟》云:“肝火盛,亦令人尿血”。此类患者选用疏肝、清肝、养肝之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临证治疗需详查病史,心身同治。
四、调经法取效
患者,女,15岁。2010年1月30日初诊。反复镜下肾性血尿10年。患者母亲代诉自幼年起就发现有镜下血尿,红细胞。10年中,反复用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方法治疗,一般维持在RBC6~8,没有蛋白尿及高血压。08年9月1日,患者月经初潮后,时隔半年月经再次来潮,此后月经周期一直延后经常3~4月一行,且经量很少。09年初起,开始出现反复流鼻血而不止的症状,经五官科检查为:鼻粘膜充血,血管易脆破。五官科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中药治疗。刻下患者,神疲乏力,肢体困重,偶有腰酸、畏寒,体型偏胖,面目浮肿,双下肢不肿,纳可便调,月经已3月未行,偶有少腹胀痛,经常出鼻血,舌淡边有齿印苔薄腻,脉细。尿常规示:RBC3~4,余为阴性。治以祛瘀通经,行气化痰,处方如下:
当归12克,川芎6克,桂枝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香附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路路通12克,泽兰12克,泽泻12克,益母草30克,川牛膝12克,石菖蒲12克,远志3克,青礞石30克(先煎),砂仁3克(后下),甘松3克×7帖2月6日复诊,月经未行,面目浮肿明显减轻,精神好转,服药一周内未有鼻出血,尿常规示:RBC2~3。舌脉如前。上方加三棱12克,莪术12克。×14帖二周后,诉月经已至,量少,色红。仍有腰酸、神疲、畏寒,面目浮肿已退,无鼻出血。尿常规示:RBC(-)。舌淡苔薄,脉细。伍入补肾温阳,益气养血数味。随访至今,诸症悉安。
体会:此患者先天肾气不足,故从幼儿起就出现镜下血尿,因有长期服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中药,虽使血尿得以控制,但是苦寒之品容易损伤肾阳,凉血之药容易止血留瘀,患者在13岁月经初潮后,月经周期经常延后甚至半年一行,其病机既有肾气不充,但更与寒凝胞宫,冲任瘀阻有关。由于胞脉瘀阻,经血不能如期而下,故上逆为鼻衄。先以活血通经,理气化痰,经来则邪有出路,继以培补收功。此患者诊治中,虽用大量活血破瘀及温阳豁痰之药,但其血尿并没有加重,且鼻衄也为复发,说明从全身整体调其阴阳,先通地道,再补肾阳的方法有助从根本上治疗其血尿病症。
肾性血尿病,由于病因病机的错综复杂,尚因年龄、性别、性格及职业家庭背景等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相同。随上述几例外,尚有因通过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及胆囊炎等疾病后获愈者,临证治疗时也是九曲十八弯。若遇久治难效的病患,临证定要详查病史,辨证要细细入扣,处方要细致谨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血尿的治疗是更能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的。诚然,目前实际临床上辨病论治也是中医临证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也应随着科学的进步加以吸收发展。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E03008。上海市教委高校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