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癌症长期斗争的过程中,随着对癌症的认识日益深入,人类治疗癌症的措施、对待癌症的态度和观念也不断地修正。一些正确的观念正逐渐普及并被实践,比如,"积极的预防,保护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身体回春";"与肿瘤和平共处,带瘤生存";"信心和坚强的意志是抑制癌症的良方"等等。而另外一些谬误的观念尚未转变仍大行其道,如"晚期肿瘤病人很快就会死亡";"骨转移癌是不能治的"等等,不胜枚举。
那么骨转移癌到底是不是不治之病呢?多数老百姓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甚至一些医疗专业人员也持相同的观点,在门诊看到已有骨转移癌的病人,觉得无措施应对,就告诉病人家属:“把病人带回家,好吃好喝算了,已是晚期肿瘤,没办法治疗了。”姑且不计此话是否合理和有无科学性,至少,如此消极言语对病人家属和病人的信心摧毁一定是巨大的和无情的。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正式将肿瘤列入慢性病范畴,确定为可控的慢性病。癌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慢性病的特点,病理变化缓慢,不能在短期内治愈。如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有类似的特点,虽然后两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于肿瘤,但大多数人对肿瘤的恐惧远甚于其它慢性病。部分原因应归咎于一些专业人员有限的经验介绍和一些媒介大肆渲染有关,可以说一些肿瘤病人是被吓死的一点也不为过。
诚然,现阶段晚期肿瘤是难治愈的,同时也是因为晚期肿瘤的危害和神秘激发了人们攻克肿瘤的决心,探寻肿瘤的本真。既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肿瘤是慢性病,说明肿瘤一定程度上是可控制的。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一部分晚期肿瘤病人通过介入等综合治疗,肿瘤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显着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尤其是这一类病人,肿瘤虽然转移到骨骼系统,但他(她)们的心、脑、肝、肾等内脏功能良好,骨骼上的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后,疼痛缓解,坐立行等功能恢复,生活质量良好,生活的信心也得到强化,能积极配合其它治疗,延长生命。我在行医实践中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成功的病例鼓舞着我前行。如图(先看正文,后看图)。
也有人质疑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意义,认为是浪费家庭和社会财富及资源。对此我也取保留态度,我个人认同生命只有一次,一定程度上生命是无价的,盲人作家海伦还梦想拥有“三天光明”的幸福,更何况是拥有宝贵的生命呢,我同样认为拥有良好生活质量的生命更是可敬的。财富是人创造的,社会资源是为人服务的,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合理调配更多社会资源保障公民的健康,财富和资源用于拯救生命那是“用得其所”,那是认识上的人性回归,“以人为本,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应是家庭和社会的终极追求。古人云“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既然任何人都难逃一死,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该消极等待,悲观抑郁直到死亡来临呢,显然不是,病人拥有摆脱痛苦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我想应该是包括病人在内的所有人,都需要有信心和热情珍爱生命,提高生活的质量,有尊严地活着,认识、品味和享受生命的。
我时常被我的病人所感动,他(她)们以坚定的信念为武器与病魔斗争,虽然身体孱弱,不时有病痛侵袭,仍坚持认真、乐观和豁达地度过每一天。他(她)们的坚强毅力和理性的生活态度感染着我,在受到病痛打击的时候,他(她)们确实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以驱赶病魔。内心受到的震动、病人无助时寻求援手的眼神和为病人解除病痛的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责任感,不断驱动着我在复杂病例的治疗方面苦于思考,上下求索。有很多治疗成功时的喜悦,也会偶遇到治疗失败而面临各方面压力时的沮丧;尽管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会感叹个人能力太有限,犹如沧海一粟,我依然选择了隐忍和坚守,因为我忘不了那个眼神。其实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众多的基础科研、医药、生物、工程技术专业有追求的人士都在默默地努力思考和探索,推动着科技在不断地进步,随之人类对生命、心理和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入,新的治病药物和方法不断涌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和方法,人文关怀化地应用于病人,让人类生命享用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闪现人性的光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