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O”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洋酒,旧时的王谢堂前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渐飞入了更多的寻常百姓家。但是,我要跟大家聊得不是酒,是宝宝双下肢发育畸形的一个神秘而重要的信号:X型腿与O型腿。
X形腿,俗称“外八字腿”,医学专业名称为“膝外翻”,双腿自然伸直或者站立时,当两膝相碰时,两侧踝关节的内侧不能并拢,现在教大家一个新名词,踝间距。踝间距指的就是此时踝关节的内侧之间的距离。当双侧下肢外翻的时候,双下肢呈“X”型,X型腿就是这样得来的,还有例外的情况,就是如果只有一侧下肢外翻,双下肢看起来形如“K”字形,称为“K”形腿。
O形腿,俗称“弓形腿、罗圈腿、内八字”,医学专业名称为“膝内翻”,畸形与膝外翻也就是X型腿相反,双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侧踝关节内侧能相碰,两膝关节不能靠拢。现在再教大家一个新名册,膝间距。膝间距指的就是此时膝关节内侧之间的距离。当双下肢向内弯曲是,两腿之间形成一个近似“O”形的空隙,所以就叫“O形腿”。单侧下肢内翻的时候,形如“D”字形,称为D形腿。
还记得刚才跟大家介绍的两个名词吗?踝间距、膝间距。这两个名词是评判膝内翻膝外翻的指标。当膝间距、踝间距在75px以内为轻度,3-250px为中度,大于250px为重度。那么是不是宝宝出现上述表现就是“膝内翻、膝外翻”呢?答案您懂得,当然不是。临床统计显示,宝宝第一年双下肢向外弯曲很正常,第二年常见O形腿,3-4岁双下肢行走时膝关节碰撞,也叫碰膝症,也多属于正常。
在生活中,我们家长如何发现宝宝是否存在膝内翻、膝外翻呢?新生儿和小婴儿期,存在轻中度膝内翻是正常的。宝宝在开始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膝内翻和容易跌倒引起家长的注意,行走时双膝间距增宽,走路摇摆不稳。2-6岁期间的儿童,多存在发育性膝外翻,轻中度膝外翻是生理现象,严重膝外翻的宝宝走路的时候容易出现摇摆步态,因为走路时双侧膝关节碰撞而分开双足走路,以避免跌倒,宝宝走路容易疲劳,比其他宝宝走路距离短,走一小会就要抱抱。
那么发现膝内翻和膝外翻后该如何治疗呢?
爸爸妈妈们最关心的是发现膝内翻、膝外翻应该如何治疗,特别是有没有好的保守治疗方法,避免手术治疗。通常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采用长腿的支具治疗,而许多家长熟知的应用垫高一侧鞋垫的方法治疗无效,应该避免。长腿支具治疗应当每3-6月进行复查,当然并不是每次复查都需要拍X线片。对于一些代谢性、内分泌性疾病引起的膝内翻、膝外翻,支具治疗效果并不确定,反而会带来很多不适甚至后遗症。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就需要手术治疗,膝内翻的宝宝,在年龄较大、骨质坚硬并且膝间距250px以上者应手术矫正,膝外翻的宝宝在支具矫正无效的时候,就要手术矫形,手术年龄以学龄期儿童且踝间距250px以上者为宜。具体的手术方式很多,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当然,许多家长还会有很多问题,比如病理性膝内、外翻有哪些呢?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大多数膝内翻、膝外翻是发育性改变,少数为婴幼儿期佝偻病所致。病理性膝内翻、膝外翻的病因主要有五类:骨代谢与内分泌性疾病、骨发育紊乱、非化脓性关节炎、外伤原因以及其他原因。
第一类:骨代谢与内分泌引起的膝内外翻。比如各种佝偻病: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肠(腹)性佝偻病(也就是由于腹部器官疾病引起吸收不良而引起的佝偻病)、肾性佝偻病(也就是丢失太多引起的佝偻病)、还有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佝偻病等。
第二类:骨发育紊乱引起的膝内外翻,也叫“骨发育不良症”,许多学者认为这属于遗传性疾病。
第三类:非化脓性关节炎所致的膝内外翻。包括“大骨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第四类:外伤性膝内外翻。主要原因有骨骺损伤、进入膝关节的骨折、下肢骨干的骨折。
第五类:其他原因所致的膝内外翻。如脑瘫、小儿麻痹症异常动力牵拉性膝内外翻,结核、感染等引起紧邻膝关节的破坏性病变,骺板骨软骨病也就是胫骨内翻、青春期的膝内外翻等等。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重度的膝内翻、膝外翻,建议到医院就诊,早日明确诊断,早日治疗,让宝宝的每一步都走向明天精彩的生活。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