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患者的特点是发病时已经晚期,经过多次化疗、放疗,患者病情持续进展。后决定门诊单纯中药治疗4月后,病情得到控制,病灶开始缩小。再次经过中药治疗,可以达到缩小病灶的作用。
邢XX,女,69岁
2015-1-5初诊:
于2012-10-22在当地医院行CT示:左肺上叶占位,27*52mm;2012-11-2支气管镜检查示:低分化腺癌, C-T4NxM1b(双肺、骨),Ⅳ期。ECT示:右第5至8前肋及髋臼转移,拟于2012-11-13至2013-03在肿瘤医院行AC方案化疗6次(培美曲塞800mgd1+卡铂450mgd2),并于2013-04-03行培美曲塞维持治疗10次,后定期复查;2013-12-06复查CT示:病灶增大,遂于2013-12-23至2014-03-11行GEM1.6+CBP0.5化疗4次,单药吉西他滨维持治疗6次,患者于2014-07-19吉西他滨治疗,后复查CT示病灶继续增大,后遂行放疗DT:30Gr/10f,并给与抗骨转移治疗。2015-01-05胸部CT示:左肺上叶肿块28x45mm,较前相似,两肺及两侧胸膜多发转移,前纵膈内淋巴结肿大较前减小,右侧第5、8肋骨骨转移。刻下:右侧胸部不适,咳嗽,二便调,脉弦细。
诊断:1.左肺腺癌化疗后 C-T4NxM1b(双肺、骨) Ⅳ期
2.肺积 脾虚痰湿证
处方:生黄芪30生白术9茯苓15桔梗6象贝母12鱼腥草30瓜蒌皮15石见穿30石上柏30淮山药15生米仁30紫菀12鸡内金9麦芽15骨碎补15补骨脂15土鳖虫12海浮石30黄精15菟丝子15红枣15麻黄9白芥子15皂荚9 14贴
按:患者经过多次化疗后,肺部肿块28x45mm,化疗效果不明显,现全身多发转移,处于正虚邪实的状态。治应扶正以驱邪,因此,处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上淮山药、生米仁、黄精、菟丝子等补益脾肾的药、以达到扶助正气的目的;方中使用石上柏、石见穿、土鳖虫 ;中医认为,临证需谨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患者现目前胸部不适、咳嗽有痰,因此,加用桔梗、象贝母、鱼腥草、瓜蒌皮、紫菀、海浮石、白芥子、皂荚、麻黄等治标之品,以达到止咳化痰的作用;该患者肿瘤细胞已转移至肋骨,髂臼等部位,因此,加用骨碎补、补骨脂等具有补肾强骨、续筋止痛的药,以达到保护骨组织的作用;《素问?玉机真藏论》有云: “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方中鸡内金、麦芽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正是注重脾胃在维持机体功能中重要作用的体现;患者经过多次化疗,化疗可能引起贫血,因而方中加用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红枣。
2015-2-28二诊:
寐安,纳可,舌淡红苔薄脉弦。
处方:原方加甘遂3
按:甘遂具有泄水饮,破积聚的功效,常用于恶性肿瘤中属热毒内阻、或者水饮内停者,研究发现,甘遂不仅能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恶性积液,同时可以缓解癌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5-4-30三诊:
2015-4-24,CT:1、左肺上叶肿块,两肺及两侧胸膜多发转移瘤,29*32mm,较2015-1-5减小片。2、前纵膈内淋巴结轻度肿大,复查相仿。3、右侧第5、8肋骨、左锁骨骨转移瘤,复查相似。背痛、咳嗽稍减 、二便调、舌质红、苔薄,脉弦实有力。
处方:上方加徐长卿15,去麻黄
按:徐长卿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患者出现背痛,因此,加用此味药;麻黄主要由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类等物质组成,其中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等占有很高的比例,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具有发汗、平喘、利尿、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镇咳、祛痰、延缓机体衰老、抗过敏、升降血压等作用,患者目前咳嗽稍减,应减轻止咳药的用量,麻黄通过发汗、利尿、祛痰等途径排出毒邪,患者左肺上叶肿块明显缩小,因此,去掉麻黄。
总的来说,患者经过多次化疗,使得正气亏虚,而肿块依旧存在,病情仍在进展,处于邪气盛的状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辩证为脾虚痰湿证,因此,在用药时采用大量的健脾补肾扶助正气的药,如党参、茯苓、白术、黄精、菟丝子等,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化疗,不能耐受大剂量的抗肿瘤药物,因此,仅用少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药物,如石上柏、石见穿、土鳖虫等,方中用鸡内金、谷芽等健益脾胃,消食化积的药物,体现了注重后天之本。整个处方体现了辨证论治结合患者虚实状况进行治疗的用药思路,也体现了扶正治癌的治疗法则。
患者服用中药后,未行其他治疗,而左肺上叶肿块缩小,说明用药合度,因此继续守方用药,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背痛,咳嗽减轻等症状,从而酌情加减,体现了谨守良方,随症加减的用药思路。此例肿瘤患者单纯采用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说明中医药能够使肿瘤患者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