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晔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老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执行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分会理事、上海市抗癌理事会理事、上海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及相关疾病研究30余年,在刘嘉湘教授“扶正治癌”学术思想基础上,先后提出益气养阴补肾生髓法治疗化疗骨髓抑制、阴阳平衡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益气养精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肺癌等独创性学术观点。
病例:
钱××,男,63岁,工人,
一诊(2010、11、22):
主诉:确诊左肺腺癌1年,10次化疗后1月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胸闷、气急1周余"行胸片检查提示左肺占位,2009、12、2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行支气管镜刷检诊断为左下叶基底段腺癌,胸椎MRI(-),完善分期(IIIA期)后,于2009、12、10-2010、10、18行NP(民诺宾+顺铂)方案化疗10次,疗效评价SD,5次化疗后出现面色黧黑,末次化疗后出现"休克"。近2周胸闷、胸痛明显。
刻诊:胸痛、胸闷,咳嗽、咯痰色白,乏力,气急,活动后加重,纳呆,口苦,怕冷,时有汗出,大便干,小便调,夜寐差。
查体:神清,面色黧黑,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对等,左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清,右肺未闻及干湿性簦蠓慰晌偶肮惴合簟HR:9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舌淡红,苔白,脉细。
辅检:
1、2009、12、2支气管镜刷检:左下叶基底段腺癌;
2、2009、12胸片:左肺占位;
3、2010、11、12胸部CT:左侧中央型肺癌,侵及胸主动脉,伴左侧胸腔入口淋巴结转移;
诊断:中医:肺积
西医:支气管肺癌原发性 中央型 左下叶 腺型 C-T2N2M0 IIIA期
辨证证型:精气两亏 痰瘀毒聚
治法治则:益气养精、解毒散结、化痰活血。
方 药: 党参15 白术12 茯苓15 杏仁9
鱼腥草30 枇杷叶12 川芎30 丹参30
石见穿30 石上柏30 蛇六谷30 仙灵脾30
仙茅15 生黄芪50 黄精30 木香9
川连6 浮小麦30 碧桃干30 地龙12
煅龙牡各24 车前草30 瓜蒌皮15 炒谷麦芽各30 *14贴
配合头孢西丁抗感染、兰苏、喘定化痰平喘等治疗。
二诊(2010、12、10): 胸痛、胸闷减轻,咳嗽轻、咯痰色白量少,双下肢无力,汗出、口苦缓解,怕冷好转,纳可,大小便调,夜寐可。查体:神清,面色晦暗,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对等,左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簟HR:8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舌淡红,苔白,脉细。
辨证证型:精气两亏 痰瘀毒聚
治法治则:益气养精、化痰止咳、活血解毒散结。
方 药:
党参15 白术12 茯苓15 杏仁9
鱼腥草30 枇杷叶12 川芎30 丹参30
石见穿30 石上柏30 蛇六谷30 仙灵脾30
仙茅30 生黄芪60 黄精30 当归12
女贞子15 旱莲草30 瓜蒌皮15 紫石英30
炒谷麦芽各30 *21贴
三诊(2011、1、4): 偶有胸痛、胸闷,偶咳嗽、咯痰量少色白,乏力,怕冷缓解,纳可,大小便调,夜寐可。查体:神清,面色晦暗较前减轻、鼻尖及口周肤色变浅,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对等,左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簟HR: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舌淡红,苔白,脉细。辅助检查:(2010、12、31)胸片:结合病史,考虑左肺癌,较2010、11、12片相仿。守原方加制首乌15, *14帖
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内经》云“女子七七四十九,男子八八六十四,天癸竭”,“天癸竭”主要之肾中精气衰弱,因此,徐师认为肺癌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邪毒聚积、精气亏虚所致的阴阳失调。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是治疗肺癌的基本原则。肺癌晚期,以邪实正虚为主,治宜扶正祛邪,采用益气养精、解毒散结活血治法。“虚者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损者益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是益气养精法的立论依据。肺虚宣肃无权则见咳嗽、咯痰等肺系症状。舌质淡或淡红,苔少,脉细,皆肾中精气两虚之象。初诊时患者胸痛、胸闷,咳嗽、咯痰色白,乏力,气急,活动后加重,纳呆,口苦,怕冷,时有汗出,大便干,小便调,夜寐差。以精气两亏 痰瘀毒聚为主,治疗以益气和胃 解毒散结为法,党参、白术、茯苓、生黄芪、黄精益气养精,杏仁、枇杷叶、鱼腥草、瓜蒌皮等清肺化痰止咳,石见穿、石上柏、蛇六谷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邪,丹参、川芎活血,浮小麦、碧桃干、煅龙牡等敛汗,仙茅、仙灵脾温阳等治疗。
肺癌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邪毒恋肺,缠绵难愈,中医认为“久病及肾”。肾藏精,主骨生髓。二诊时胸痛、胸闷好转,咳嗽轻,双下肢无力,故二诊时继以益气养精、化痰止咳、活血解毒散结为法,生黄芪、黄精、党参、白术、茯苓等益气养精。生黄芪为补气要药,《名医别录》谓之“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张元素《珍珠囊》指出“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与补气健脾之白术合用,共补肺脾肾之虚;黄精“补诸虚,……填精髓”(《本草纲目》),补肾益精,滋补肺脾肾之阴虚。二诊汗出缓解故去浮小麦、碧桃干、煅龙牡等敛汗,加女贞子、旱莲草补肾养精,加大仙茅用量为30以调补肾阳,以期达到阴阳调和之目的。
三诊时复查病灶稳定,症情好转,仍以益气补精 解毒散结活血为法,守原方继续中药维持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