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药是正常的,不耐药才奇怪
乙肝病毒同宿主相互作用表现为具有一系列各有特点的疾病谱,即携带状态、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不同感染者和同一感染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乙肝病毒在地球上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作为一个物种,其要生存下去,必然要适应宿主体内的各种环境,通过改变自身而更加适应环境是其自然本能。因此任何对其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都有可能诱导乙肝病毒自身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通过其基因变异而产生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我们都知道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可以产生对农药的耐药,细菌也可以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很多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病毒也一样,产生耐药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耐药不奇怪,不耐药才怪呢。即使是没有应用抗病毒药物,病毒在和人类身体进行斗争的的过程中也会自然发生变异,甚至产生耐药现象。
2、抗病毒治疗是必要的,耐药是无法从根本上避免的
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作为一种入侵者,人体要同其作斗争,会试图将其从身体中清除出去。但是,病毒存在于肝细胞内,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通过破坏被感染的肝细胞途径及非破坏细胞途径以清除病毒,如果肝细胞被破坏过多,就会出现肝炎症状,而人体又会反馈性地保护自身肝细胞。此外,病毒产生的一些蛋白又会诱导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耐受,削弱了机体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因此,乙肝病毒诱导的免疫耐受及其和肝细胞形成一种的一种共生关系,导致病毒难以从体内完全清除,而发生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出现反反复复的肝功能异常,也就是肝炎发作,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出现肝细胞癌。由此可见,乙肝病毒是引起肝炎发作的罪魁祸首,也是病毒性肝炎的始作俑者,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对因治疗,也是根本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必要的。
自从发现乙肝病毒以来,学者们就想研究出有效的帮助身体清除乙肝病毒的特效药物及疗法。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能有效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的特效药物。但已经研究出了一些能显著抑制乙肝病毒活动的药物,包括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在内的核苷类似物,以及细胞因子类的干扰素,这些药物对乙肝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是应用到人体能否取得满意疗效还同不同的人的个体反应有关,因此在乙肝患者中疗效不尽相同。这些药物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强、起效快、服用方便,但此类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而不能清除病毒。由于乙肝病毒的基因有高变异率特点,而且起变异的发生是复制相关的,在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作用过程中,会发生对该类药物产生抗性的变异,由此而产生对所有药物的耐药。对于干扰素也有诱发病毒变异而耐药的可能性,在免疫压力下,病毒可能产生前C区变异,而影响到干扰素的疗效,此外,机体也有可能产生干扰素中和抗体而削弱干扰素的疗效。由此可见,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耐药是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发生的。
3、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科学地避免和处理耐药,而非因顾虑耐药而放弃抗病毒治疗
病毒的持续复制是导致肝炎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那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控制肝炎发作至关重要。同时,由于乙肝病毒耐药突变的发生率是同病毒复制水平相关的,并且耐药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因此在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时,要求所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强度要尽可能大,选择强效抑制作用的药物可将耐药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要尽量选择高基因屏障低耐药发生率的药物或多药联合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加强耐药的监测,及时发现耐药并调整治疗,可有效避免因耐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总之,抗病毒治疗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达到有效阻止或延缓疾病恶化、进展,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不同患者对不同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反应不同,强调个体化治疗。耐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预防耐药、耐药检测及耐药管理,不应因顾虑耐药而放弃抗病毒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