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说出那个病的名称……那病是睡着的魔鬼,大声叫醒,它就暴跳如雷。”曾经是医生的毕淑敏在小说《拯救乳房》中这样描写乳腺癌。几个月前,33岁复旦女教师于娟因晚期乳腺癌离开了这个她深爱的世界,在博客上留下一篇篇带着泪水与欢笑的抗癌日记,还有林妹妹的香消玉殒,歌手阿桑的突然辞世,都引发人们对乳腺癌的关注。上天赐予女性象征性感、迷人的乳房,也不厚道地潜伏了一个恶魔。在美国,每8名女性中就有1名在一生中可能被此恶魔缠身,而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已经跃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第一位。拯救乳房,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但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试想这样的场景,某天一位40出头风韵犹存的健康白人女性来到诊室,告诉医生她想做乳腺癌筛查,她最好的朋友最近因为晚期乳腺癌去世了。虽然这个朋友一直保持着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仍旧难逃厄运,这让她产生了恐慌。这位女性没有任何乳房的不适,14岁初潮,26岁生下第一个孩子,稍微有些超重,每晚喝两杯酒,没有任何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对于她,医生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建议来拯救乳房呢?换句话说,我们应该给哪些女性进行乳腺癌钼靶筛查,而筛查的频率又应该多高,每1年还是每2年?
这是医学决策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利弊权衡(ratio of benefit-to-cost),没有哪一种检查手段能够100%准确,也没有哪一种治疗方法能保证药到病除,误差、副作用都不可避免存在,因而医生们在做出决定以前,总会经历一番细致纠结而科学审慎的思考:这个决定,是不是好处胜过坏处,是不是值得一试。在考虑是否给这位女性进行常规钼靶筛查时,医生们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决策过程――好处在于钼靶筛查可以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提升生存时间,而付出的代价除经济花费外,还因为这种检查手段的高敏感性导致较高的假阳性率,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过度诊断与过度检查。经过大规模人群调查与荟萃分析,发现这种利弊较量与女性年龄有关[注]。
目前国际上普遍承认对50-69岁年龄段的女性进行钼靶筛查是科学合理的,可以显著降低这个年龄段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50-59岁下降率为14%,60-69岁为32%。这已经由大量研究证实,原因在于这把年纪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较高(约为2.26-3.94/1000人每年),而乳房密度较低,钼靶检查有令人满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对于更大年龄的女性(70岁以上),目前还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数据来支持钼靶筛查对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利大于弊,按现有数据建立的模型估计,要将70-74岁女性死于乳腺癌的人数减少两名,需要筛查约1000人,而大于74岁高龄的人群,这点好处也被抹杀了。而且乳腺癌筛查也不适用于有严重基础疾病或预期寿命小于未来5-10年的女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