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简要介绍下玻璃体。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样,位于晶状体后面,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
一、哪些原因可以引起玻璃体混浊呢?
一般炎症、出血、外伤、球内异物、高度近视及老年因素都可使玻璃体液化,从原来的胶凝状态变为水样物质,其中胶原成分凝缩、飘荡不定,患者常感眼前有阴影飘动。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玻璃体液化
各种原因导致的透明质酸解聚,玻璃体由凝胶状态为溶胶状态,是玻璃体新陈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胶体平衡破坏所致。液化一般从玻璃体中央开始,可以出现一光学空间(液化腔),以后逐渐扩大,也可从多个较小的液化腔融合成一个较大的液化腔。液化腔内除澄清的液体外,尚有半透明的灰白色丝束样或絮状漂浮物晃动。
2、玻璃体脱离
玻璃体皮质Ⅱ型胶原与视网膜内界膜Ⅳ型胶原的分离,但以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detachmant ,PVD)最常见。PVD可分完全和不完全两种,不全PVD为玻璃体后界面与视网膜内面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粘连;完全PVD反之,玻璃体皮质广泛液化,严重者可见玻璃体塌陷。检验镜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玻璃体后界面呈破碎漂浮的云絮状,与视网膜内面间有充满液化玻璃体的腔隙,并在多数情况下能发现Weiss环。还有一种特殊形态的PVD,玻璃体后界面与视网膜存在着范围广泛的病理性粘连,玻璃体脱离后,增厚的后皮质外层仍附着于视网膜上,实际上是玻璃体的层间分离,被称作玻璃体劈裂。
如果出现玻璃体劈裂、不全后脱离因与视网膜内面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病理性粘连,就为视网膜脱离、黄斑皱褶、黄斑囊样水肿、黄班裂孔、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的发生和发展留下隐患,成为诱发原因。王女士就属于这种情况。
3、玻璃体出血
由于外伤,自发性原因(脉络膜视网膜的炎性、变性或肿瘤性疾病等);糖尿病患者;各种手术如白内障,视网膜手术后造成玻璃体内出血。
4、玻璃体炎症
常见于视网膜、色素膜炎。混浊可由炎性细胞、渗出物、坏死组织细胞和游离出来的色素颗粒和吞噬细胞等组成。
二、如果发现飞蚊症,闪光感等玻璃体混浊症状该怎么办呢?
应该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如下检查:1.裂隙灯检查,观察眼球前节是否出现异常。2.扩大瞳孔检查玻璃体及眼底情况。通过裂隙灯前置镜或者直(间)接眼底镜,观察玻璃体是否有炎症,出血,液化,脱离。重点检查视网膜各部位尤其是周边部是否存在裂孔,变性区,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出血等异常情况。3.眼部B超。直观检查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重点排除视网膜脱离,PVD。4.OCT检查:判断黄斑区是否存在水肿,牵引,玻璃体劈裂等。5.眼底照相:可以通过眼底照相了解视网膜情况并侧面判断晶状体,玻璃体混浊情况。
三、如何治疗玻璃体混浊呢?
原则上是生理性飞蚊症无需治疗。病理性混浊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炎性混浊则控制炎症;后脱离检查发现视网膜裂孔,变性区可用激光进行封闭加固;出血性如眼底出血药物治疗;增殖性玻璃体如玻璃体混浊较重,病程较长,有纤维增生性改变者必要时可做玻璃体切割术。
综上,玻璃体混浊症状,还是需要及时就诊,散瞳检查眼底,排除与玻璃体相关的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多种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