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介入新方法。此方法的应用在成人中已积累相当经验,儿科国内报道尚不多见。我院自1998年8月~1999年12月用RFCA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acardia,SVT)9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9例均为本院心血管专科住院病人。男7例,女2例。年龄8~14岁,体重18~54公斤。临床均有反复多次SVT发作,经心电图证实或多次发作影响学习,要求根治。入院后经常规体检、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常规体表心电图示典型预激综合症6例(A型3例,B型3例),慢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正常2例。
2、心内电生理检查
根据年龄大小和合作程度,本组采用布比卡因骶管阻滞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经皮穿刺右颈内静脉、股静脉,插入6F四极电极导管3~4根,分别置于冠状静脉窦、高右房、希氏束、右心室。如为左侧旁道者穿刺股动脉逆行插入大头导管至二尖瓣上。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体表ECG的Ⅰ、Ⅱ、Ⅳ导联和心内高右房、冠状静脉窦、希氏束和右心室电图,记录纸速100mm/s。于心房进行分级递增刺激和S1S2程控刺激诱发SVT,必要时加用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再诱发SVT,以明确SVT电生理机制。
3、标测
左侧旁路取右前斜透视下,大头导管在二尖瓣环上精确标测旁路位置,寻找小A大V波,AV融合处为消融靶点。右侧旁路取左前斜透视下,大头导管至三尖瓣环上,以希氏束电极左上方为12点钟顺钟向逐点标测,寻找小A大V,AV融合处选为靶点。房室结双径路(DAVNP)时,大头导管在希氏束与冠状窦电极之间寻找小A大V波,其间无H波为靶点。
4、治疗成功判断
我们在找到靶点后,在心电监护下用低能量开始RF放电消融直至有效。如出现室房分离或V、A距离拉开,心室起搏示室房递减传导,希氏束电图A波最早出现提示消融成功。消融后观察10分钟,再行诱发SVT及有关电生理检查,具体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全国快速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专题研讨会纪要》。术后进行心电监护24小时,注意各项生命体症及有关导管后并发症。
结果
本组9例小儿,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WPW7例。其中左、右侧显性旁道各3例;隐匿性旁路1例;房室结双径路(慢快型)1例。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1例。预激综合征消融旁道,AVNDP消融慢径路。9例根治,1例PJRT复发。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其中1例曾有Ⅰ度AVB,术中即恢复正常。另1例术后出现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随访中1月后恢复正常。
讨论
1、室上速的电生理机制为折返,异位自律性增高及触发激动,其中以折返为最多见。本组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可被程控刺激诱发与终止。证实均由折返机制所致。根据临床症状,体表心电图表现及食道心房调搏检查,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双径路诊断均不难。而1例PJRT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房速,从生后17天开始发病,临床应用乙胺碘呋酮能控制发作,但停药即复发,经食道调搏检查SVT不能被程控刺激诱发和终止,提示异位自律性增高可能,但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才得以确诊为PJRT。因此我们认为体表心电图是诊断SVT的基础,食道调搏对大多数SVT可明确其发病机制,而较复杂的病人只能通过心内电生理检查才能予明确诊断。
2、RFCA是利用高频电磁波在心脏局部产生阻抗性热效应,使接触电极的局部组织细胞内水分蒸发产生干燥性坏死而达到消融异位起搏点或折返径路的目的。RFCA优于早先的高压直流电击消融法。它安全可靠,可多次重复应用,不用开胸,患者痛苦少,并发症少,能为成人及儿童接受。由于射频消融范围小,因此心内电生理检查和精确病灶定位至关重要。显性预激旁道位于二尖瓣或三尖瓣环周围,为记录三尖瓣周围电位可使用网篮电极(Webster Halo)导管标测。二尖瓣周围的电位记录可在冠状静脉窦内留置电极导管,确定旁道部位。在显性预激综合症中除了寻找AV最短时间,单极诱导的记录也很重要,在窦性节律时放电后,Δ波消失,AV时间延长,提示RFCA术成功。RFCA在成人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儿科中从1991年起国内北京、广州、武汉等地也相继开展,成功率达83、6%~97、8%,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本组9例中8例根治,1例复发,此例为少见的PJRT,临床表现为慢性室上速,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停药即有复发,因此有必要再次用RFCA以达根治,防止发展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总之,RFCA对儿童的SVT治疗效果确切,无严重并发症。然其对幼小婴儿心肌之长远影响尚待进一步积累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