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癫痫持续状态是由于终止癫痫的机制失灵或有了新的致痫机制,导致了异常久(t1)的痫性发作。这件事呢,有可能对脑造成长期的损伤(发作持续t2以后),可能的损伤包括:神经元死亡、神经元损伤、神经元网络改变。依发作类型和发作持续时间不同,造成的损伤也各异。
t1 (time 1):到了这个时候,痫性发作很有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t2 (time 2):很可能会出现长期的损伤(即上面列的神经元死亡什么的)。如果痫性发作还没有控制住,就换药吧。
为什么绕了这么久,就是不说具体几分钟捏?那是因为事情没那么简单。依发作类型不同,癫痫持续状态可分为惊厥性(convulsive)和非惊厥性(nonconvulsive),然后又可以接着分啊分的分到几十类,要是本着严谨的科学精神,应该给每一类都安上个t1, t2。可惜,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专家也没那么多证据。先紧着手上有货的分配下时间附个表show下癫痫持续状态可以变态的多到什么程度这篇文章值得赞赏的一点是超级客观,不断的强调具体的时间点只是依据目前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如果有了新的进展,会立刻更新。但这个概念的框架还是不错的,没事不要乱动。
定好了时间只是诊断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就四个方面完善癫痫持续状态的信息:
1、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2、病因。
3、脑电图。
4、年龄。
前说t2的时候,对换药说的有点不太严谨,这里附上2012神经重症协会的治疗流程建议。这篇文章里专家们模糊了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时间标准,只是说两种抗痫药无效时即可定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这里面的专家倾向于定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后,应该换用更积极的治疗。但是换算一下的话,他们建议5分钟(emergent treatment)左右启用苯二氮卓类(国内最常用为地西泮,另外咪达唑仑肌注也可以用,我们国人没有国外流行的劳拉西泮),同时启用可持续性的常规抗癫痫药物(urgent treatment)如苯妥英钠(静脉制剂,国内通常没有)、丙戊酸钠(地位在上升)、左乙拉西坦(也算近年的明星药品了吧,现在连癫痫持续状态也插手了)、咪达唑仑和老迈的苯巴比妥。按这里的原则算下,差不多半个小时,如果还是控制不住,就该换了。至于后面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用药选择,和既往就比较类似了(可以参考国内指南)不再赘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