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和病理
由于髓核和纤维环退变所致。早期,表现为椎间盘松动和不稳。随着椎间盘向后突出,由于刺激窦椎神经,或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马尾而出现根性症状,表现为会阴部症状和体征。髓核穿过后纵韧带裂隙进入椎管时则称为椎间盘突出。
根据髓核突出的部位不同可分为
1、侧方型 以根性症状为主,表现为下肢反射性疼痛。
2、中央型 主要表现为马尾受压所致的多跟性表现和会阴部症状,如大小便失控,阳痿等。
3、旁中央型 既有根性症状,又可有马尾症状。
4、 极外侧型 主要表现为根性症状。
5、 根管外型 根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根性症状。但受压神经为上一神经根。
根据突出程度,可将其分为:膨出、突出、脱出、游离四型。
膨出:髓核突向椎管内,纤维环破裂或部分破裂,但髓核不突破纤维环。
突出:髓核突破纤维环,但后纵韧带完整。
脱出:髓核穿过后纵韧带裂隙,部分或大部进入椎管。
游离:髓核突破后纵韧带全部进入椎管,还有可能在椎管内纵向移动。有时,可突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有时可产生马尾症状。
二、诊断
1、询问有无外伤史 有无诱发因素,疼痛的部位、性质、及休息运动对疼痛的关系。
2、脊柱检查
3、神经系统检查 感觉消退及减弱区域,足趾背伸肌力测定。反射有无增强及减弱。确定突出部位及受损神经,必要时进行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
4、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或脊柱MRI检查,除外其他疾患。
5、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应以病史和体检为主。应以其他疾患如马尾肿瘤、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等鉴别。必要时可行腰穿和造影。CT和MRI检查
三、治疗
1、非手术治疗,包括:
(1) 卧硬板床休息;
(2) 骨盆带牵引 对症状明显已不能步行者,应持续牵引3~4周然后石膏腰围固定8~10周。
(3) 慢性病例可行推拿、按摩、理疗及腰背支具;
2、手术疗法,适应证:
(1) 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工作及正常生活者;
(2) 症状急性发作或加重,出现马尾症状者;
(3) 合并其他疾患者,如腰椎管狭窄症等。
手术方法:
(1) 前路腰椎间盘摘除术;
(2) 经皮椎间盘化学溶核术;
(3) 后路椎间盘摘除术 如小开窗,半椎板减压,全椎板减压等。
(4) 年轻的单纯椎间盘突出者,可用经皮椎间盘镜摘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