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肝E抗原阳性慢乙肝初治患者的药物选择:
乙肝E抗原阳性患者的理想治疗终点是乙肝表面抗原的血清转换,但常常难以达到。替代性的治疗终点是实现乙肝E抗原血清转换,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和转氨酶的复常,因此应按这种治疗终点选择药物。
能优先选择干扰素治疗的就优先选择干扰素,对干扰素治疗有禁忌,不良反应或经济承受能力不能使用干扰素治疗的考虑选择核苷类似物治疗。核苷类似物对HBV-DNA抑制作用更强,因此病毒载量高的优先选择抑制病毒作用更强的药物,如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其次,核苷类似物治疗后乙肝E抗原转换率较低需要更长期的治疗,长期治疗中的耐药性和安全性是选择药物的重要因素,另外价格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虽然恩替卡韦耐药屏障高,但价格最贵限制其作为首选药物,替比夫定价格适中,乙肝E抗原转换率较高是治疗乙肝E抗原阳性的优选药物。对于病毒载量较低的乙肝E抗原阳性患者可选择拉米夫定。
二、乙肝E抗原阴性慢乙肝初治患者的药物选择:
乙肝E抗原阴性慢乙肝初治患者相对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病毒载量较低,肝组织学病变较重有较长时间的病变积累,因而较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乙肝E抗原阴性慢乙肝患者的最基本的治疗目标应为HBV-DNA降至检测不到水平和ALT复常,治疗终点是乙肝表面抗原消失,但需更长时间,因此临床上实际难以操作,目前推荐长期维持治疗,故首先应选择有较强病毒抑制作用的药物,其次应考虑长期治疗中耐药的发生率。对于高病毒载量的乙肝E抗原阴性慢乙肝患者优选恩替卡韦,对于低病毒载量的乙肝E抗原阴性慢乙肝患者优选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耐药发生率高,长期使用会更高,因此对未发生完全应答的患者应及时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以预防和减少耐药的发生。
三、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药物选择: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情进一步进展,防治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癌,需长期抗病毒治疗,一旦停药复发导致病情急剧加重的风险更大。一项拉米夫定治疗代偿性肝硬化或重度肝纤维化患者长达3年的研究证实,拉米夫定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减少肝癌发生率,故拉米夫定时治疗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优选药物之一。
理论上,其他核苷类似物同样具有抑制病毒作用,阻止病情进展,临床疗效与拉米夫定相似,是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选择药物。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选择拉米夫定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阿德福韦酯治疗后发生肾损害的比率较高,不推荐作为首选。
大多数肝癌患者的HBV-DNA的水平较低,任何核苷类似物都能有效抑制病毒,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经济条件及实际疗程,优先选择拉米夫定,其他药物临床经验相对较少,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
四、核苷类似物耐药患者的药物选择: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优先选择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不推荐交替使用阿德福韦酯和换用高剂量的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可改用或联合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近年临床研究显示,核苷类似物耐药患者改用干扰素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