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人体胃粘膜组织中,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1、反酸――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表现为反酸和烧心。
2、上腹痛――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3、 口臭――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可能导致口臭,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腔异味的最直接病菌之一。
4、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
幽门螺旋杆菌传播方式还不十分明确,最可能的途径是口―口、粪-口传播。
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国家之一,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主要病因,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预防胃癌的一个可行措施就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由于早期胃癌患者大多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一些症状也是些非特异性表现,比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极易被当作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肠道疾病而忽视。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已将幽门螺旋杆菌检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但是否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如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则需要消化内科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