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膀胱壁段输尿管长约1.5~50px,其肌层与膀胱肌层共同组成Waldeyer 鞘与Waldeyer间隙,具有防止膀胱尿液返流的作用,而双J管的留置可以破坏这种抗返流机制而造成膀胱输尿管返流。正常肾盂压力约0.978~1.467KPa(1KPa=254.99999999999997pxH2O),当膀胱内压力超过肾盂压力时,膀胱输尿管返流便不可避免。有人测定发现,排尿期肾盂压力增加超过1.96KPa时,尿液返流即可达到肾盂水平。
本文发现留置双J管后,在膀胱静息充盈状态下,采用直立位、平卧位、头低足高位均有可能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各种体位的平均发生率为40%。体位由直立位、平卧位至头低足高位,其返流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但返流程度较轻,大多数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病人造影剂返流至输尿管中、下段,很少进入肾盂,无一例达到肾盏部位。立位排尿时,由于膀胱内压迅速升高,导致大部分病人均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现象,其发生率高达95%,而且程度严重,其中大部分病人造影剂均进入肾盂,并返流至肾盏。排尿完毕后造影剂逐渐从肾盂、输尿管排空,其排空时间与返流严重程度有关。大多数病人3分钟内就可将造影剂排空至静息立位状态的水平。排空时间超过3分钟的3例均为开放手术中置管的病人,而且返流程度严重。考虑这可能与开放手术对输尿管的损伤更为严重,从而使膀胱输尿管抗返流机制遭到更多的破坏有关。
我们认为,留置双J管后膀胱内压变化对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影响较病人体位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了预防置管后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发生,对术后患者应延长留置导尿管时间,以使膀胱始终处于空虚低压的状态,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可能存在的泌尿系感染。在拔除导尿管后应嘱病人尽量立位排尿,防止憋尿,排尿时避免用力过度,缓慢增高膀胱内压。对不稳定膀胱者,可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或抗胆碱能药物,以缓解膀胱的无抑制性收缩。另外,预防和治疗便秘、咳嗽等腹内压增高的诸多因素也是减少膀胱输尿管返流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