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中医治疗思路
- 发布于 2013-10-25 15:11 来源:王立新医生
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中医治疗
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Devic)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变。病理特点为脑与脊髓的白质中散在多发性脱髓鞘和继发性胶质增生形成硬化斑块。病情有反复缓解与复发,病残率高,以视力障碍和肢体瘫痪、麻木疼痛等为主,可伴有共济失调、二便障碍等症状。本病因临床症状复杂,无特异性指标,容易误诊。其病因虽与遗传、免疫、病毒等因素有关,但确切病因仍不清楚,目前国内外西医治疗MS和Devic主要采用激素及其他细胞毒免疫抑制剂等,但除干扰素外,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干扰素价格昂贵,使用周期长,国人尚无法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此外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可造成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癌症,特别是股骨头坏死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属于世界性难治病,已引起世界各国对该病研究的重视。
1、风邪内伏髓内是其复发的根本原因:
炎性脱髓鞘病发病特点,多为30-40岁的青年女性发病,多有视力下降,继之出现各种肢体麻痹、乏力,行走不稳,二便不能自控等,且易于复发,其复发与外感发、冲热水澡、劳累有关,每次复发后其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进一步加重。本人以过分析认为: MS与Devic何以经激素等治疗或不治疗,大多数人其症状明显好转,可过一段时间,又有发作?现代医学认为是中枢髓鞘的免疫反应,与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因此,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是其复发的根本原因。那么中医学怎么认识呢?我认为是伏邪为患,清刘恒瑞在《伏邪新书》中说“感六淫而即发病者为轻伤,……., 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夫伏邪有伏燥、有伏寒、有伏风、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又说“阳明、少阴、督脉、阴跷伏热,发为筋急拘挛,脊强反张,腿并不能开,膝弯曲而不能直”。清刘文范这《羊毛瘟疫新论》曰“夫天地之气,万物之源也,伏邪之气,疾病之源也”。故MS易于复发者,与其治疗是否得当有时并无关系,常见有的患者虽按时服用免疫制剂,但仍会复发。故邪伏髓内是其根本原因。
为何说MS、Devic为风邪内伏呢?这主要从以下方面说起,一则MS与Devic复发者,起病急,往往在病情已稳定的基础上,突发视力下降,肢体麻木疼痛,束带感,肢体偏侧或双侧乏力,行走不稳等症状突发,与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吻合。二则其症状多样,有人以感觉异常为主,有人以运动障碍为主,有人以视力下降为主,有人以神志异常为主,有人以恶心呕吐、吞咽障碍为主,或种种异状并现。与风邪致病症状多样的特点相似。当然亦挟有寒热之不同,但风邪为主因。另外,影像学上所见脊髓、脑内白质之病灶即为风邪藏身之所。
2、肝肾精血不足、督脉阳气亏虚是内因:
中医认为,督脉统一身之阳气,行于脊内,脑脊髓为髓所充。肾藏精,精生髓,又肝藏血,精血相生,故肝肾精血的充养是脑脊髓功能充分发挥的保证。经云“髓海有余,则轻劲有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胫酸眩冒,脑转耳鸣。”然而精化气,阳气统于督脉,故二者为水火互用,阴阳相配之关系,清人叶子雨在《伏气新解》说“髓者以脑为主…….,脑髓即由肾气从督上滋”,可见脑髓---脊髓---骨髓---皆由肾生,是一源三岐,为生理之用。
MS、Devic患者多为青年女性,以视神经脊髓炎多见,以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伴有运动、感觉及共济失调等等表现,且易于复发。中医认肝开窍于目,主筋,肾主骨生髓,精血相生,故肝肾精血不足,督脉阳气亏虚为其发病根本病机。
3、 补益肝肾、风通络为其大法
我们在临床中以此观点为指导,对MS、Devic的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阴虚髓亏,风邪内伏和阳虚髓亏,风邪内伏两大类治疗,提出补益肝肾、风通络为其大法。临床使用协定方急性期煎服,缓解期中药丸剂长期服用防止复发,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