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劳损(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系指腰部积累性的肌肉、筋膜的慢性损伤。常见于长期不良姿势或急性损伤治疗不彻底者,尤以骶棘肌为多发。慢性腰肌劳损是腰痛的常见原因,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可发病,本病属中医“痹症”、“腰痛”范畴。
病因病理
长期从事腰部持力或弯腰活动工作,以及长期的腰部姿势不良等是引起的腰背肌肉筋膜劳损的主要原因,亦有腰部急性扭挫伤之后,未能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反复轻微损伤,局部气血郁滞,经络不通而为病。平素体虚,肾气不足者,腰府不固,易感外邪,加之劳伤,而容易患病,或迁延不愈。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主诉腰痛,疼痛多为隐痛,时轻时重,经常反复发作,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适当活动或变动体位时减轻,弯腰工作困难,若勉强弯腰则腰痛加剧,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少数患者有臀部和大腿后上部胀痛。检查时脊柱外观一般正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一侧或两侧骶棘肌处、髂骨嵴后部或骶骨后面腰背肌止点处有压痛。疼痛较重时,活动稍有受限。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X线检查多为正常,有时可见脊柱生理弯曲的改变,如腰椎侧弯、腰前凸度减弱或消失,或见第5腰椎骶化、第1骶椎腰化、隐性脊柱裂等先天变异,或见有骨质增生,但这些骨质的改变与发病无直接关联。
治疗
一、辨证论治 腰肌劳损与劳损有关,复发率高,应以预防为主。治疗时应避免引起劳损的致病因素,患者需自我保健,而对疼病明显者,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治。本病可分为寒湿痹阻、湿热痹阻、气血瘀滞、肾虚不足。
(一)寒湿痹阻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治宜祛风散寒、宣痹除湿、温经通络,方选羌活胜湿汤或独活寄生汤加减。
(二)湿热痹阻 痛而有热感,炎热或阴雨天气疼痛加重,活动后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方选二妙汤加减。
(三)气血瘀滞 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不能转侧,拒按。舌质紫暗,脉弦。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选地龙散加减。
(四)肾虚不足 腰部酸痛,绵绵不绝,腿膝乏力,喜按喜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面色s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方选金匮肾气丸、补肾活血汤加减。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肾阴,方选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加减。
二、手法治疗 一般常用手法为揉按法,揉按肾俞、腰阳关、八醪或腰痛区。对腰肌无力者,重点用滚法、揉法,对腰肌痉挛者,重点用捏拿、推法理筋,从而达到舒筋活血,解痉止痛的目的。
三、外敷法 可用伤湿止痛膏、狗皮膏等膏药外贴,中药“四子散”炒热敷熨腰部亦可。
四、针灸 针刺阿是穴、肾俞、腰阳关、委中、昆仑等穴,体虚、肾气不足者可配合艾灸、温针。
五、理疗 可采用红外线、超短波、热蜡浴或中药离子导人等辅助治疗。
预防与调理
应避免长时间过度弯腰工作,同时增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如行仰卧五点、三点或拱桥式练习,亦可采用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疼痛明显时,可扶腰围固定,可多游泳锻炼。
预后与转归
慢性腰肌劳损一旦形成,病程缠绵,纤延难愈,但如能坚持功能锻炼、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扭伤,病情可望得到控制,及复发率减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