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应及早发现及治疗。据统计,目前在广东省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约有1-2万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仅少部分患儿早期确诊而得到手术矫治,但大部分患儿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发现而错过最佳手术矫治时机甚至失去手术矫治机会,既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何尽早发现、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对尽早确定手术时机和方式都至关重要,但是,不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娩后一般情况均“正常”,医生检查也无异常发现,而是在以后体检或患其他病时才偶然被发现。
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有紫绀型和非紫绀型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大动脉转位、法乐氏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心室双出口等,由于这类疾病往往合并严重紫绀如手指、脚趾发绀(紫黑色),口唇乌黑等症状,很容易被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后者主要包括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轻症肺动脉瓣狭窄等,此类疾病按目前手术技术基本可以得到完全矫治,手术后的生长发育基本相当于正常儿童,但由于无特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而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实际上,如果家长们平时能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活动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
一、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发育比同龄儿童明显迟缓,体重增加慢,体形消瘦,易出汗,若排除营养缺乏或佝偻病后,就极有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和心脏供血不足。
二、呼吸急促,憋气,喂奶时常有呛咳、拒食现象发生,胸部左侧心前区可能有隆起,这些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三、孩子抵抗力低,常有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发作现象,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喘鸣、声音嘶哑等,这些绝不是一般感冒所引起的,而且按常规用抗感冒药治疗难以收效。
四、年长些的患儿易疲乏,耐力、体力均差.有些严重患儿可有唇发绀、浮肿等。
当家长发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且长期不好转时,均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造影等检查,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