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你是否常常觉得“每天都花很多时间跟自己赛跑”,还是感到“极度害怕工作总有一天会出错,生活里的麻烦不断”,或是认为“离开工作越久,情绪就越糟,总是要督促自己不停忙碌”?很多习惯甚至热衷于繁忙工作的白领总是这样抱怨。其实问题的结症就在于焦虑情绪的背后暗藏抑郁,自身却拒绝面对这份抑郁,于是利用压力和焦虑让自己避免感觉抑郁。只要生活充满需求和危机,便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现时的需要上,而回避内在困扰。但是众所周知的,焦虑、危机和压力都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对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人群常常具有奋发型抑郁性格。事实上,他们的焦虑情绪是掩护内心抑郁情绪的面具。因此,他们的生活填满了限期完成的工作、他人和要求,且严格按日常规律行事,从而避免面对任何足以束缚他们,或迫使他们感受底层(抑郁)情绪的情境。久而久之,则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奋发型抑郁症。
从神经生化的角度来看,典型的奋发型抑郁症患者,其脑部血清素含量相当低或极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则相当高或极高。这样的脑部化学结构组合会使人感觉生活持续失控,仿佛大难就要临头。患者感到必须多多少少控制某些事情,才能避免遭遇可怕的失败和崩溃。同样,奋发型抑郁性格者的危险就在于其油门型化学物质可能高到令患者产生偏执狂和幻觉的地步。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过高(人将自己逼得太紧就会如此),就可能非常不理性地感到不安全,甚至对周遭的人、事、物有偏执的看法。事实上,他是将自己最黑暗的思想投射在同事、配偶和朋友身上,因此他认为整个世界都在和自己做对。唯一能解决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变得更具攻击性,更加操控任何事情,最后反击一切。这当然会促使人益加觉得被生命中所必须面对的事情压得透不过气来,意志因而消沉、脆弱。奋发型抑郁性格者常说: “没人了解我。”但是他们并不因此而退缩,或冷静思索,反而是不惜牺牲健康,更加加倍努力地做好所有的事情,并操控一切。
那么对于奋发型抑郁性格者而言,有什么除了药物以外的方法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焦虑抑郁情绪呢?美国罗勃逊研究所所长,国际知名药学家及脑部化学专家乔尔?罗勃逊对此提出了4个步骤。这4 个步骤较简单易行,可行性强,在此推荐给大家。步骤一:通过饮食调整脑部化学模式,即开始提高血清素,降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例如:每一餐都进食全谷类食品或鱼。全谷类食品是提高血清素的基本要素,包括糙米、大麦、燕麦、小米等。鱼类脂肪含量较低,却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少吃或完全不吃所有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食品,诸如巧克力、咖啡和某些茶。步骤二:质疑你自己的观念系统,但不必刻意做任何改变。一开始要做的,只是敞开心胸接纳“我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过活”的可能性。在做任何改变之前,你必须先对要做改变的念头感到安心,确认改变并非危险的事。步骤三:去感受潜藏的焦虑。这一步必须慢慢来,每一次仅承受你消受得了的分量。可以做简短的静思,这有助于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际的感受上面,而不是你自以为你应该觉得如何上面。练习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感受,确认此刻的情绪。不要试图改变或压抑此时的感觉,而要尊重这些情绪,学习怜悯自己。步骤四:承认自己还有一大堆需要尚未满足。有必要安静下来,并学会包容,不只包容他人,且包容自己。毋需自己营造安全,就拥有安全感。了解自己的需要是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第一步。愈了解自己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自得和喜乐便会更深,这些喜乐满足是你用其他方法所无法获得的。
就生物化学和心理学的观点而言,健康之论在于保持平衡。一旦失去平衡,我们的行为和脑部化学结构会趋于极端,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和行为。倘若职场上的你天生是奋发型个性,就有可能变得太过目标取向,也可能觉得自己被压力、焦虑和恐惧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时请你缓一缓匆忙的脚步,在觉察到自己焦虑的同时,也要警惕“奋发”背后的杀手,坦诚地面对内心的抑郁体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