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肾移植供者极其稀缺,25年前,Levey博士等人曾呼吁更广泛接受非亲属的活体肾移植供者,此后,3名作者中有2人向非亲属患者提供了肾脏。作者认为,如今活体器官移植的最大挑战在于改善供肾供应并确保其安全性。多数活体肾供者是出于爱心而捐出肾脏,捐肾决定是由供者、供者的医生及移植中心的专业团队共同作出的。因此,对供者和受者充分告知获益与风险,对于其做出决定十分必要。
对活体肾供者的需求与供肾的潜在障碍
等待肾移植名单上的患者人数远远超过尸体肾供应量,全美患者等待肾移植的平均时间超过3年。由于肾脏衰竭和相对早期的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均持续增加,肾脏供不应求的现状很难被打破。
发生肾脏衰竭的患者特点正在改变,老年、少数族裔、低收入者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者的比例逐年增加。活体肾供者的特点也在改变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超重者或少数族裔加入到供者队伍中。然而,从全国水平来看,等待肾移植者与供者的特点有着很大差异,除了年龄之外,性别和种族差异可能反映了供肾的潜在障碍,尤其是社会经济与文化方面的障碍。例如,在教育程度低、收入低、医保覆盖不足、对医生信任度低的人群中,活体肾供者较少。
活体肾捐赠的安全性
捐肾的短期后果已经比较明确:90 d内死亡率为0.031%,这一比例在过去15年内保持不变。2项大型研究中,供者需要局麻或全麻下手术或放射学干预的并发症发生率<3%,这一风险远低于人们对其他择期手术风险的可接受标准。捐献肾脏后,供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比术前降低30%,尿白蛋白排泄轻度下降,提示剩余肾脏的肾小球高滤和白蛋白滤过增加。这些指标并不伴随并发症或慢性肾病症状。
捐肾的长期后果尚不明确,供者的生存率似乎优于年龄匹配且无捐肾禁忌证的对照人群。因外伤而接受肾切除的年轻成人的长期预后非常良好,这两项数据具有一致性。不过,肾脏供者通常需要接受严格的医学检查,这可能影响对比结果。供者的血压似乎高于对照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轻度升高。一项研究纳入了255例平均在12.2年前捐肾的供者,发现其平均GFR为72 ml/(min?1.73 m2),平均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为4.7 mg/g。年龄越大、捐肾后时间越长,GFR值越低、白蛋白水平越高。
近期一些肾脏供者发生肾衰竭的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发生肾衰竭的年龄为25~70岁,发生时间为捐肾后2~32年,黑人、男性和年轻人的比例明显增高。但这些人群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肾病风险,而且迄今尚无针对供者相对风险的明确证据,因此捐肾与肾衰竭是否相关尚有争议。客观地讲,我们应当意识到捐肾的长期风险还有一些不确定性,对于高危人群尤其如此。这些不确定性的确会影响部分潜在肾脏供者的判断和决策。
评估风险
之所以对潜在肾脏供者进行评估,是为了既尊重其捐肾意愿,又保护其免遭风险。理论上,移植团队应当向供者详细介绍捐肾的短期和长期风险,以及在风险过高时会拒绝对其行肾脏切除术,而供者亦有自主决策权。然而,目前并无公认的风险阈值,年龄、性别、种族与风险的关联也尚无完全清楚,各移植中心采用的标准差异很大。作者认为,对于大多数潜在供者而言,短期和长期风险远低于供者可接受的风险阈值,但对于其余的前在供者而言,提供更详细的风险信息的确攸关其判断和决策,长期风险的不确定性对年轻人和少数族裔供者的影响尤大。
作者鼓励其同行和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DHHS)下属单位承担起责任,呼吁同行在肾移植流程中各司其职,并系统评估供肾的安全性以支持其做出正确决策,为肾移植提供可靠的供肾来源,最终挽救更多需要接受肾移植者的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