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精神科”,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其与那些语无伦次、无故傻笑、行为荒诞、丧失理智的“精神病人”联系起来。因此,一提起去看精神科大夫,人们都会本能地心生恐惧,一方面极力否认自己有“精神问题”,想方设法将自己与“精神病人”撇清关系;另一方面,躲“精神科大夫”就像躲瘟疫一样,能躲多远就躲多远,生怕看了“精神科大夫”自己就会跟“精神病”脱不了关系一样。还有一些人,尽管对精神科大夫没有上述说的那么恐惧,但他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精神科大夫只管那些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的人,而躯体上的病痛则不属于精神科大夫的执业范围。
其实,这些都是对“精神科”或者说是“精神医学”这一学科的误读。精神医学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心灵」与「治疗」二语。是指对于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以维持精神健康的一门医学。以身体为对象的身体医学与精神医学之间,无法划出一条清楚的界线;而研究精神医学,不能轻视身体状态与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从身体医学的观点而言,人类的感情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有时也会使病情转剧。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精神医学这一学科,更重要的是了解在什么情况下需寻求精神科大夫帮助,笔者将临床上需要寻求精神科帮助但又常常被患者忽视的常见问题罗列出来,以供读者参考:
失眠
失眠,对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能正确对待的,有时还真不多见。对于失眠,普遍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对失眠予以灾难化的解读,把失眠的后果想得十分严重,因此整天生活在对失眠的恐惧中,结果把偶然一两次的失眠变成了长期的失眠;二是只重视失眠的对症治疗,忽视了失眠背后原因的解决,结果安眠药越吃越多,但问题依然不见解决。实际上,失眠常常为某些精神障碍的一种症状,例如早醒(即早上比平时早1-2小时醒过来,醒后无法再入睡)通常提示抑郁症的可能,而入睡困难常常与焦虑有关。因此,作为长期为失眠困扰的患者,最为明智的做法是找一个专业的精神科大夫给自己评估一下,以便为自己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而切勿“讳疾忌医”,延误病情。
躯体不适但又查不出原因
身体有不适,固然要去看医生。但有些人,躯体不适可谓五花八门,一会说头疼,一会说腹痛,一会说胸闷……这些躯体不适部位不固定,有时难以用言语描述;另一些人,躯体不适固定于身体某一部位,如咽部异物感、鼻孔堵塞感或者头部压迫感;还有一些人,躯体不适为全身性的,如怕冷,即使三伏天气也得穿棉袄……这些不适,可以是突发的,如突然感到心慌、胸闷、喘不过气;也可以慢性的,如周身疼痛,迁延不愈。尽管表现各异,它们都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1、患者对上述不适十分关注,并常常过度解读,总担心自己患上了什么重大疾病;
2、任何内科检查均未发现相应的脏器、系统存在器质性病变的依据,或者即使有,也与患者躯体不适的性质、严重程度明显不符,按相应的躯体疾病予以处理无效;
3、实验室检查的阴性结果以及医生认为患者无病的解释,无法打消患者对自己健康状况的疑虑;
4、患者不承认自己心理上存在任何障碍,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患者躯体不适的任何努力,注定被患者全盘否定,这也是此类患者迟迟不肯去看精神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越是这样,患者在正确诊治的道路上走的弯路就越多,付出的代价越大,病情也好得越慢。
许多患者,都是到内外各科跑了个遍,检查也从头到脚查了个遍,最后得到的建议却是――去看精神科,而到时钱却已花得七七八八。为了避免如此结局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出现躯体不适,经初步的检查未发现问题,即请求精神科大夫介入,一同研讨下一步的诊治方案,这样有利于节省医疗开支,降低治疗成本。
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不同的人对心情不好有不同的描述,有的人诉不开心、闷闷不乐、高兴不起来;有的人觉得心烦气躁、情绪易失控;有的人感到忐忑不安、内心空荡荡;有的人自述感情似乎麻木了,既体会不到快乐,也感觉不到悲伤;还有的人自我感觉心情一般,但旁人看来他/她总是愁眉苦脸或唉声叹气,甚至话没说上两句就泪如雨下……如此种种,均可以“心情不好”而一言蔽之。但凡是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如果在心情不好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状况,则需要看精神科大夫:
1、生活中并未发现有导致心情不好的不良事件,或者即使存在一些不良事件,但这些不良事件如放在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或者与自己境遇相似的人身上,或许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2、不良的情绪持续超过2周以上,而且即使通过别人开导、休假、外出旅游等方式排解依然无缓解的迹象;
3、不良的情绪除了给自己带来心灵上的困扰以外,还给自己带来了躯体上的不适,如经常感到心慌、胸闷、乏力、纳差、消瘦等;
4、不良的情绪给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对生活的态度变得比较消极、对人际交往显得没以前那么主动热情、对工作变得没以前那么投入甚至感到厌恶等。
脾气暴躁
脾气暴躁者,通常给人“不好惹”的感觉,与之相处,常常要处处小心谨慎,生怕触碰到他/她那条敏感的神经,以免招来谩骂或拳脚相加。脾气暴躁,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表现:如自小一贯如此者,有可能为性格使然;如为某一时候后才变得如此,则需要警惕是否为患有精神疾患的可能。其中又分为好多种:如发脾气先后经历“忍而不发――忍无可忍而爆发――后悔抱歉加自责”三个阶段者,有可能为神经衰弱或抑郁症的可能;如发脾气时是“骂你没商量”,骂完之后还觉得你“活该”者,则要注意躁狂发作的可能;如发脾气来得莫名其妙或者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者,则有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的可能;而如果“大事糊涂,小事却斤斤计较”,则要警惕脑内是否有什么病变的可能……无论属于上述那种情况,均有必要去看精神科大夫,以便尽快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多疑
生性多疑如曹操或敏感多疑如林黛玉者,多与性格缺陷有关。但一向坦荡豁达之人,突然或逐渐变得多疑,则需要警惕患精神障碍的可能。多疑者,以疑心重为特征,怀疑的对象以及内容则常常因人而异,有的怀疑被人跟踪、监视、偷窥甚至被人设计陷害;有的怀疑周围人的一言一行均针对自己,甚至感觉电视或广播里的内容都在含沙射影地影射自己;有的怀疑配偶对自己不忠,因此要求配偶时时刻刻活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而且不得与其他异性有任何交往,否则反复盘查或暗地里跟踪其行踪;有的则怀疑自己非现在的父母所亲生,并执意认为某某人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有的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疑难杂症,因此四处求医、反复要求做各种检查……上述多疑者,其怀疑多无现实的根据,也不接受任何事实的纠正以及旁人的劝说,因而常常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因此,及时地求助于精神科大夫,不仅对多疑者有益,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许多本可避免的家庭和社会悲剧的发生。
孤僻懒散
有时孤僻懒散也是一种病,得医。此类人并非生来如此,而多是从某一时期(家人通常记不得确切的起病日期)逐渐开始变得不合群、喜独处、缺乏上进心、不思进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孤僻、被动,整日闭门不出、懒言少语、待人冷漠,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经常发呆、卧床,不肯上学,也不愿工作,甚至日常洗漱也懒得去做。此类人越早去看精神科大夫、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否则病程长了,即使“华佗再世”,也难以让其恢复到病前的状态。
以上是需要看精神科但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些常见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需要看精神科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说到这里,或许有的读者会问,精神科大夫与心理医生究竟有什么不同?简单地说,一个合格的精神科大夫同时也必须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而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无论如何都无法越权从事精神科大夫才有资格从事的业务。专业地说,精神科大夫与心理医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的专业知识结的不同,一个合格的精神科大夫首先是一个通科医生,需要经过系统、严格的全科医学教育,之后在精神医学、医学心理学领域内进一步深造,最后经过全国统考,方可成为一名具有执业资格的精神科大夫;而心理医生则不需要有医学的教育背景,其只要参加一定的职业培训,然后通过全国相关的职业技能考试,即可成为一名心理医生,因此其成长历程相对比较简单。从执业手段看,精神科大夫除了给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外,还可以给患者处方药物;而心理医生则不具有处方权,对需要借助药物才能解决的精神问题,心理医生唯一能做的是转介给精神科大夫。显然,上述所罗列出的问题,均为心理医生无法应付的。
最后想跟广大读者说的是,看精神科,并不总是因为“狂痴”而去;但为了让自己“更加精神”,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