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晚上,快到凌晨1点钟的时候,我正打算熄灯就寝,忽然急诊室来电,说有一个叫叶梓(化名)的女子得了严重失眠,要求马上看医生。我立即披上白大衣,匆匆地往急诊室奔去。快到急诊室的时候,便远远看到一个穿着职业正装、打扮时髦的女子在诊室外来回踱步,期间还不时抚看自己的手表,看那神态,就知道她等得十分焦急。
“听说您失眠很严重,是这样吗?”我一坐下,就关切地问道。
“是啊!是啊!医生,我已经好几个晚上没怎么睡觉了!快救救我吧!”叶梓一说话,就是不停地哀求。
“不急,不急!您先把您的具体情况跟医生详细谈谈!”我安慰道。
“情况是这样的。1个多月前,我被提拔为部门主管。自此,我感觉压力非常之大。尤其近10天来,单位要晋级迎审,我这个部门主管,是必躬身,自然忙得不可开交。可这白天忙就算了,晚上也整晚想着这事情。尤其在临睡前,要么回想一下今天做的事情有哪些没有做好,要么就计划着明天该做哪些事、该怎么做,总之就是思前想后的,脑子无法停不下来。结果弄得失眠了,一开始勉强半个小时就慢慢睡着了,可后来,几乎彻夜不眠,满脑子想的都是工作上的事。如果再这样下去,我想我快要疯掉了。今天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1个多小时还无法入睡,实在没办法,我只能来求助医生您了……”叶梓连珠发炮地将自己的“悲惨经历”说了出来。
“看得出,您是一个对工作很上心的人……”
“医生,您就别恭维我了!”叶梓苦笑道。
“工作上心只能说明您责任心强,但并不代表您工作能力强啊!”我话锋急转。
“医生,您这话就不中听了!”叶梓对我的先扬后抑显得有点不悦。
“您是否记得毛泽东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会休息的人也是个不会工作的人’?”
“没听说过。但这话似乎有点道理!”叶梓不悦的神情稍有点舒缓。
“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我想,对这一点您应不会持有异议。但问题是,您在无意中让工作侵犯了您的休息,以致休息反过来用失眠来报复您的工作。”我进一步分析道。
“医生,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也想休息好。”叶梓急着为自己辩解。
“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您睡觉之前依然给自己背着很重的思想包袱。重压之下,您叫灵魂如何安睡?就像一个背着背包、身上还穿着厚厚的几层衣服的人,能睡得安稳吗?”
“那我该怎么办?”
“简单点来说,就是要学会睡前减压,好让睡眠能‘轻装上阵’”。
“道理似乎很简单,但关键是具体该怎么做?”
“首先,得给睡眠辟出专属区,也就是说。在时间、空间上给睡眠腾出一个专属的位置,到了这个位置,就自觉地把工作、生活上的一切琐事抛开,告诉自己,‘休息的时间到了’,坚决不把工作上的安排、生活上的烦恼带到床上。”
“听起来蛮有道理,但有时候,那有说想抛就抛的。”叶梓反驳道。
“现实也确实如您所说的那样,有时候,工作与睡眠之间的界线,未必能泾渭分明。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在两者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就是帮助您减压,缓冲日常工作、生活对睡眠的冲击力的。”
“这个缓冲区可怎么个设立法?”叶梓追问道。
“就是做一些能松弛神经、舒缓压力的事情,具体怎么做得看个人的兴趣、爱好。譬如,有的人喜欢听音乐,有的人喜欢看一会新闻,有的人喜欢看一会书,而有的人喜欢跟自己心爱的人聊一会天……但这些活动,一方面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以10-15分钟左右为宜;另一方面,不应给自己的情绪带来太大的冲击,如听音乐,应该听一些节奏比较和缓的,而不应该选择诸如摇滚或者比较伤感的歌曲。又如聊天,应该低声细语,而不应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以避免自己心潮起伏,睡意全无。”
“医生,还有其他要注意的吗?”
“最后一点,就是要培养豁达、自信的人生态度。对过去无休止的追忆和反省以及对将来莫名的担忧与恐惧,一来是因为缺乏自信,二来是因为得失心太重、处事欠缺豁达。只有豁达自信的人,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始终守住心灵的那份宁静,才能在临睡前轻松地卸下一切压力、安然如梦……”
“哦!……”叶梓轻轻地点点头,似略有所悟。
从急诊室回来,我习惯性地在网上浏览一下当天的新闻,之后和衣睡下(因为值班,情不得已),但很快,我便轻轻地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