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病人就医最爱问:“我可不可以吃碘盐”,“能不能吃海带和海鲜”。也常有一些 “老牌”甲亢患者要求医生开据买无碘盐的证明。更有甚者是曾经甲亢的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仍然坚持低碘饮食。另外来自于医生“低碘”饮食的忠告也加重了甲亢病人对摄入碘的恐惧,这是一段摘自某科普文章的一段话:“甲亢患者在饮食上要做到不吃海带、贝壳、螃蟹、鱼虾等海鲜和海产品,要吃无碘盐。”甲亢病人碘营养的问题确实困扰了病人、家属甚至医生。可见甲亢病人有“碘”尴尬了。
其实碘营养与其他营养问题一样自古都困扰着人类。早先人类主要与营养不足抗衡,现代人们似乎更多的是要预防营养过剩。碘是关乎人生长发育尤其是智力发育的主要微量元素。我国曾经是碘缺乏比较严重的国家,为了确保防治碘缺乏病所致智力缺陷,自1994年起国家采取了全民食用加碘盐政策。大量事实证明,通过全民食盐加碘,极大降低了“呆小症”的发生,我国儿童智商总体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从人口智力水平考虑补碘的益处远远大于碘过量引起风险相对较小的其他弊端。
食盐加碘后,碘甲亢发病率确实一过性增高,抗甲亢药物剂量也一度偏大,甲亢控制时间延长。因此造成一些医生常常要告戒病人避免含碘丰富的食物和碘盐。但是从世界范围加碘盐经验来看,加碘盐后甲亢治疗难度一度加大是缺碘地区人群长期为克服碘不足普遍摄碘功能偏高的一种适应过程。一般历经5-10年,随着人群甲状腺摄碘功能与长期碘供应状况趋于平衡,这种发生在许多碘缺乏地区加碘盐后都会经历的过程自然恢复到常态。但是一些措辞不当的渲染和缺乏医学理论的医嘱,使甲亢病人对碘盐的恐慌还远未回复常态。
甲亢病人90%以上是一种“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疾病。它的核心问题不是碘营养过剩,而是自身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了一系列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使甲状腺像脱缰的野马,在没有中枢指令的情况下自主合成远远超于生理需要的甲状腺素。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盛怒、感染、过劳、创伤是甲亢发病的主要诱因。而满足每日生理需求的碘营养不是甲亢的诱发因素。高碘致甲亢常出现在严重碘缺乏人群快速过量补碘之后。没有自身免疫因素参与的碘甲亢往往是一过性的,而且也常常提示患者本身存在碘代谢环节的缺陷。因为正常人体甲状腺摄碘功能和甲状腺素合成功能有依据碘供应水平做出强大自我调整的能力,当食物中碘供应过多时,首先抑制甲状腺摄碘功能,其次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也受到抑制,此外人体多余的碘由尿排出。相反,外源碘供应不足时,碘转运机制将加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也增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低,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需摄碘为150―300微克。我国碘盐平均含碘量约30毫克/千克。按每人每日摄入食盐5―10克计算,每日摄碘量约为150―300微克,而成人碘摄入可耐受上限是每日600微克-1100微克。扣除烹调和人体代谢的损失,食用碘盐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碘摄入的推荐量。未经控制的甲亢病人由于抗体的作用,其摄碘功能、甲状腺素合成、储存和释放功能全方位亢进。治疗的关键是应用抗甲亢药物抑制过剩的上述所有功能,严重者需要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削足适履”的低碘饮食对甲亢治疗是无济于事的。已经控制的甲亢病人更不必长期刻意不食碘盐,不吃海产品,自己制造一个缺碘的环境。长期低碘饮食使甲状腺长期处于碘饥饿状态,甲状腺摄碘功能上调,一旦甲亢治愈回归普通饮食,碘饥饿的甲状腺很容易摄取功能旺盛。因此刻意低碘饮食反致诱发甲亢复发。尤其是曾经患有甲亢的孕妇,切不可刻意低碘饮食,引起胎儿缺碘影响智力发育。
因为碘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岩石土壤水空气中都含有微量的碘,食物中以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贝类、海鱼含碘量最高、其次为次为蛋、乳、肉类;粮食、蔬菜、水果含碘量较低。与预防其他营养过剩性疾病一样,大量的海鲜和其他动物性食品,不光是碘负荷过剩,脂肪和蛋白质也会负荷过重。甲亢病人了解上述碘营养常识,不要刻意低碘和高碘饮食,关键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长期控制甲状腺功能于正常状态。因此甲亢病人不必有“碘”尴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