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当初只知此病好发于宫廷的“达官贵人”、性成熟的男人。暴饮暴食或性欲过渡易引起其发作。古人认为酗酒,纵欲是病因。17世纪时有人从显微镜中见到痛风结节有一种结晶,1847年以后又从痛风病人的血中,皮下组织和关节软骨的沉积物中检出尿盐。至此,人们才明白它是一种由于血尿酸过高沉积在关节或其邻近组织所引起的特殊疾病。19世纪末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尿酸是人体中的嘌呤碱经氧化代谢而生成的。在一般哺乳类动物,尿酸可经尿酸酶催化分解成其他产物。但在人、鸟和爬虫类动物中,“造物主”没有恩赐这种酶,所以尿酸在人体便成了嘌呤底物的最终产物,因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便容易成为人的“专利品”,正常人每天生成的尿酸主要由肾脏排泄,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障碍时便容易引起血尿酸增高及痛风。而肥胖、营养过剩、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则容易诱发痛风。为何古代痛风好发于“达官贵人”?为何随着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痛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当血尿酸水平增高时,尿酸就沉积在多种组织中,关节、软骨是囤积尿酸盐的“大户”。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来势汹汹,首先多侵犯下肢单个关节,尤其是拇趾关节,夜间患者感到这些关节部位剧痛,三、五日后自行消退,反复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常误诊为损伤性或风湿性关节炎等。
痛风性关节炎时间一长,在关节及其邻近组织有尿酸盐大量沉积成块状物,医学上称痛风石。可使关节破坏畸形,活动障碍。若医生询问病史粗枝大叶,体格检查疏忽,往往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多关节疾病。
当血尿酸过多或持久地增高,流经肾脏的尿酸在酸性尿液中便会在肾脏内沉积下来,肾脏会被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有些人并无自觉症状,而是在做小便化验时发现异常。严重的晚期病人最终发生尿毒症,还有约20%的病人并发尿酸性结石,可出现肾绞痛,血尿或尿中排出鱼籽样结晶的尿酸石。
对于经常饮酒的人;对于喜好大鱼大肉,肥胖超重的,特别是中年男性;对于有反复发作关节痛,特别是多个小关节炎的各位人士;不要忘记定期监测血尿酸。因为血尿酸升高是痛风的最早期的诊断证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便不会侵犯内脏。否则,迁延日久,脏器受损害,治疗便困难多了,甚至形成不可逆转的病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