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胸腺肿瘤是胸腺瘤,约占90%,其次是胸腺癌,约占5%。胸腺瘤是来源于胸腺上皮常见的前上纵隔肿瘤,与重症肌无力关系密切。单凭组织学形态难以判定良恶性,必须结合侵袭、转移等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 1/3胸腺恶性肿瘤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前纵隔肿物,1/3表现为局部症状,还有1/3表现为副瘤综合征。胸腺瘤患者在就诊时转移并不常见,而胸腺癌则相反。
诊断 CT引导下芯针活检是确诊纵隔肿物的首选。
病理 目前应用最广的胸腺肿瘤病理分类系统是1999年WHO制定的胸腺组织学分型标准,该分类是手术切除后独立的预后因素。胸腺上皮肿瘤的WHO组织学分型标准:A型胸腺瘤(髓质型或梭型细胞胸腺瘤);AB型胸腺瘤(混合型);B1型胸腺瘤(即富含淋巴细胞的胸腺瘤、淋巴细胞型胸腺瘤、皮质为主型胸腺瘤或类器官胸腺瘤);B2型胸腺瘤(皮质型);B3型胸腺瘤(即上皮型、非典型、类鳞状上皮胸腺瘤或分化好的胸腺癌);C型胸腺瘤(胸腺癌)。
分期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Masaoka分期法,Masaoka分期是胸腺瘤最重要的预后因素。Masaoka分期法,临床I期:包膜完整,无镜下包膜浸润;临床II期:侵犯周围胸膜或脂肪组织,或镜下包膜浸润;临床III期:侵犯邻近器官(包括心包、大血管、肺等);临床IVa期:胸膜或心包播散;临床IVb期:淋巴道或血道转移。
治疗方案:胸腺瘤和胸腺癌均是很少见的疾病,目前针对其治疗方案的研究多为回顾性。
1、手术 手术是治疗胸腺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Ⅰ期肿瘤,Ⅱ-Ⅲ期局部侵袭性胸腺瘤和复发性疾病均有重要作用。对于可切除的前纵隔胸腺瘤,应立即进行手术切除。手术完全切除是治愈最重要的因素。单纯手术不是Ⅳa期胸腺瘤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行多学科综合治疗。
2、放疗 胸腺瘤对放疗敏感,放疗在胸腺瘤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术后辅助治疗和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及复发疾病等的治疗。
Ⅰ期胸腺瘤完全切除后无需放疗。对于Ⅱ期患者术后是否行常规放疗曾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完全切除的Ⅱ期胸腺瘤患者不会从放疗中获益。Ⅲ、Ⅳ期胸腺瘤及胸腺癌术后复发率高,术后应行放疗以控制局部复发。肿瘤分期是决定术后是否放疗的主要依据,但同时还应考虑肿瘤的WHO分类。
术后放疗的推荐剂量为45~55 Gy。对于术后残余病灶,剂量可达60 Gy。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不推荐进行预防性锁骨上淋巴结放疗。(调强放疗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调强放疗。它是在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针对靶区三维形状和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剖关系对束强度进行调节,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治疗更均匀。)
3、化疗 化疗可应用于晚期胸腺肿瘤的姑息治疗、新辅助化疗及复发疾病的治疗中。在与放疗联合时,方法为序贯化放疗,以免出现治疗副反应的累积。近十余年来对浸润性胸腺瘤的化疗取得明显的疗效。一些学者近年来报告术前、术后化疗提高了Ⅱ期及Ⅱ期以上的浸润性胸腺瘤的疗效,并提高了手术切除率,降低了复发率。对浸润性胸腺瘤的化疗有单药化疗、联合化疗,联合化疗有不含铂及含铂两种。多数学者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胸腺瘤对化疗相对敏感,目前的标准方案是基于顺铂、蒽环类的联合方案,有PAC(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ADOC(顺铂+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PE(顺铂+依托泊苷)、VIP(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等。
4、靶向治疗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胸腺瘤和胸腺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KIT突变罕见。胸腺瘤多表达EGFR而很少表达c-KIT,胸腺癌则相反。而靶向药物治疗结果令人失望,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有效率在1%~4%,伊马替尼似乎对胸腺癌无效,这表示胸腺肿瘤可能存在其他的基因活化突变,针对性治疗及预测因素尚须探索。
5、复发疾病的治疗 胸腺瘤最常见的复发部位是胸腔,其次是纵隔。 对于复发患者,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方法,对于不能手术者,放疗是有效的方法。另有文献报告,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吉西他滨也有一定疗效。
预后因素 Masaoka分期、WHO分类、完全切除和肿瘤大小是重要的预后因素。早期复发(<40个月)是预后不良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