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有了它,人才有无穷的智慧。头痛是困扰很多人的常见问题,特别是有些人,长期头痛反复发作,不堪忍受,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头痛是主观症状,不是体征,这给临床诊断治疗都带来一定困难。在西医看来,头痛只是许多疾病的一种表现或信号,头部内的疾病、头部以外的疾病,都可能引起头痛,涉及血管、肌肉、神经和精神、内分泌等多方面的因素。可以说“头痛”是全科疾病,内、外、妇、儿都有关。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是以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施治。中医学认为,头居身体最高部位,是人身阳气会聚之处,是“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它的正常生理活动,要求经络通畅,气血通行正常,才能脑有所养,髓海充盈,保证脑的正常功能。头局高位,如山之巅顶,常受到风邪的侵犯,风邪善行数变,发病迅速,变化较快,且风邪夹寒、湿等诸邪为犯,所以古人常称“头痛”为“头风”。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或紊乱,引发头痛。所以头痛论治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头”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不同部位的头痛与相关经络及脏腑密切相关。“六经头痛”就是中医对头痛不同部位反应的经络分型,能明确反映其有关脏腑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头痛的诊治更加地具体定位和准确。太阳经头痛,其通自脑后上至巅顶,连及项部;阳明经头痛,痛在前额,上连目珠;少阳经头痛,痛在头之两角或一侧;太阴经头痛,全头作痛,沉重如裹;少阴经头痛,头痛发作剧烈,连及脑、齿、面及指甲发青;厥阴经头痛,痛在巅顶,伴呕吐清水。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头痛的特点和优势,头痛常见的分型有风寒、风热、风湿、肝阳、肾虚、气血不足、痰浊、血瘀等。除了中医临证望、闻、问、切收集的病情辨证外,还有以下特点。风寒头痛多在受风寒后发作,头痛较重,痛连及项背,喜裹头或带帽,关节疼痛,畏寒肢冷;风热头痛以胀为主,甚则头痛如裂,畏风,或见风则头痛加剧;风湿头痛常在夏令时节,头痛如裹,以重为主,遇阴雨天加重,肢体倦怠;肝阳头痛发作与情绪有关,头痛常伴眩晕,失眠、心烦不安;肾虚头痛以空痛为主,常伴头晕耳鸣、腰酸乏力;气血不足头痛为隐隐作痛,终日不休,遇劳加重;痰浊头痛头昏昏然,沉重而痛,痛时有胀闷感;瘀血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针刺,经久不愈。在处方用药方面,风寒头痛以川芎茶调散为代表方,若属厥阴经头痛,与吴茱萸汤合用,可加藁本;属少阴经头痛,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用;风热头痛以芎芷石膏汤为代表方,痛甚者加黄芩、薄荷、栀子等;风湿头痛以羌活胜湿汤为代表方,夏令暑湿重者,与黄连香薷饮合用;肝阳头痛以天麻钩藤饮为代表方,头痛剧烈加龙胆草、夏枯草、郁金等;肾虚头痛以大补元煎为代表方,偏阳虚的合右归丸,偏阴虚的合左归丸;气血不足头痛以八珍汤为代表方,兼阴虚的加制何首乌、枸杞、女贞子等;痰浊头痛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代表方,可加蔓荆子、白蒺藜等;瘀血头痛以通窍活血汤为代表方,痛甚加地龙、全蝎、蜈蚣、地鳖虫等。上述各证头痛可选用引经药,太阳经头痛用羌活、防风;阳明经头痛用葛根、白芷;少阳经头痛用川芎、柴胡;厥阴经头痛用藁本、吴茱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