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有其特殊性,后学应该认识到,第一,中医学认为“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但并不像内治之法要求辩证准确,有时大方向掌握好了就有疗效,这是内治之法不可比拟的;第二,外用药可用大毒之药,一有不适就可停药,副反应容易控制;第三,部分肿瘤患者进食困难,外用药治疗起到很好治疗作用;第四,外用药要加用透皮剂,增强透皮吸收;局部用药,血药浓度大,起效快;第五,外用部位不一定局限在病变局部,可通过其他部位来起作用;第六用材少,节约原材料。
常用给药方法
第一、鼻腔,鼻腔是常见的给药部位,治疗鼻咽癌、脑瘤、头痛等常用,治疗这些疾病常用清热祛风散结抗癌之品,如细辛、壁虎、黄柏、石上柏、川芎、薄荷、清半夏、蛇六谷等。但鼻腔用药少用或不用温药、热药,否则会出现鼻腔烧灼感、流鼻血等。同时还要指出的是鼻腔给药治疗癌性疼痛效果很好,起效快,往往1-2分钟疼痛减轻,但止痛力量弱,西药止痛作用强,但起效慢,往往20分钟起效,中西药止痛可以互补,中药止痛往往在疼痛一开始就开始控制,很难大痛。
第二、口腔,既可以局部用药、也可以通过熏吸治疗呼吸道肿瘤,头颈部肿瘤放疗、肿瘤化疗皆可引起口腔病变,口腔病变全身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以通过局部治疗减轻症状,如口腔溃疡,可局部涂用康复心口服液、溃疡油,同时配服封髓丹疗效很好。对于肺癌,世人介绍的穴位贴药效果并不好,参考现代医学的雾化吸入,将辩证加抗肿瘤中药煎煮后通过雾化吸入呼吸道,再进入肺泡产生疗效,疗效满意。常用药物:烧干蟾15g、壁虎粉20g、干姜10g、麻黄6g、海浮石50g、竹茹15g、苏梗10g、枳壳10g,一边煎药,一边吸入,肺泡内药物浓度高,自然疗效会好一些。
第三、脐部(神阙穴),是一个神穴,治疗许多疾病,不仅治疗腹盆腔疾病,还治疗胸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失眠、疼痛、血象低、呕吐、腹水、腹盆腔肿瘤、肠梗阻等。
第四、肛门,肝门是直肠癌、乙状结肠癌、前列腺癌、便秘的常用药物部位,如华蟾素片、苦参注射液肛门给药治疗肠癌,夏枯草膏肛门给药治疗前列腺癌、蜜导煎肛门给药治疗便秘等,都有比较理想疗效。
第五、局部给药,什么部位有病变,就在某些部位给药,如化疗药物外渗引起溃烂,或放疗引起皮肤渗液,就可以用黄芪50g、红花50g、大黄50g、紫草50g、当归50g,油煎30分钟后外用;肿瘤复发可用川乌、草乌、山慈姑、壁虎、海浮石、海藻、猫爪草、川椒、肉桂粉(研末)等药水煎外用;出现胸腹水,在治疗肿瘤方基础上加龙葵;要是放疗后肿瘤复发可将肿瘤外用药物和治疗溃疡方合用,制成油剂,外用,常用海浮石150g、壁虎粉150g、生大黄60g、草乌10g、紫草90g、生黄芪120g、当归90g、夏枯草120g、山慈姑120g、土元30g、海藻150g、炙麻黄30g、补骨脂90g、猫爪草90g、蜈蚣30条、乳香末90g、肉桂末90g、冰片10g,先将海浮石、壁虎、生大黄、草乌用油煎,煎半小时后去掉药渣,用所煎油之煎紫草、生黄芪、当归、夏枯草、山慈姑、土元、海藻、炙麻黄、补骨脂、猫爪草、蜈蚣,煎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待油放置正常温度后,加入乳香末、肉桂末、冰片,搅匀,放七天后即可使用,一般涂局部4-6小时后擦掉,每日可使用多次。治疗草酸铂引起的手足麻木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g莶草、蜈蚣、独活等,也可用川乌、草乌、独活、黄芪、桂枝、赤芍、鸡血藤、苦参等药物等水煎外洗。但治疗紫杉醇、卡培他滨起的手足麻木要复杂得多,要考虑湿阻络脉,用地龙15、苍耳子12、防己12、滑石15、秦艽10、丝瓜络10、蚕砂12、黄连10、威灵仙30、海风藤20、苍术10、薏米30,水煎外洗,用药1月后有一定疗效,短期很难收效。并不是所有肿瘤都适合用膏药,瘦人、肿瘤表浅者最好用油剂或喷雾剂,如乳腺肿瘤复发,化疗结束后肿瘤仍存在,可考虑局部外喷药物,同时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也考虑局部外喷药物,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乳腺癌多为气滞血淤痰阻兼热,少用温热药,否则会刺激肿瘤生长,我常用的是夏枯草、当归、乳香、山慈姑、荔枝核、橘核、蒲公英、半夏、胆南星、壁虎、蜈蚣、肉桂、山奈等水煎外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