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是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患者担心激光治疗属于破坏性治疗,是否因此存在副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因为眼底视网膜微循环障碍,血管闭塞引起来整个视网膜的缺血,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因为缺血而开始死亡且不可逆,人类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因而分泌出一种称之为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东西,一旦长了这种新生血管以后,眼内就非常容易反复出血。用激光把除了我们看东西最清楚的这部分以外的视网膜打坏死,激光目的是确保残存的视网膜细胞能得到充足的血管,牺牲周边视力保存中央的中心视力。原理上来说,这样要在视网膜上打900-1200个光点。由于打到一定点数以后(300-400点左右),激光的刺激就开始使患者感到疼痛了,同时打的多了,也可能因为视网膜一次受损太厉害而水肿,导致视力下降。
因此,一般一只眼睛要分次打激光,每一周打一次,共3到4次。 激光是把除了我们看东西最清楚的这部分以外的视网膜打坏死,所以除了黄斑所在的区域以外,视网膜几乎都会被打到激光,导致眼睛看东西的范围缩小,有暗点,斑点阴影,同时,由于被打激光的周边视网膜在平时是没有视觉功能的,它的作用是在暗的环境下看东西,因此也有可能出现患者在暗的情况下,比如晚上、黑屋子里,视力下降。很多患者不理解激光的作用,错过激光时机,导致病情进展至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增殖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属于破坏性治疗,但能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利多于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