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如何面对它?如何完善自身远离抑郁?
1、看中医或理疗? 难触及抑郁症内核
如何治疗抑郁症,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声音,中医是其中一种,认为做个针灸或吃些中药,就能解决问题。中医中药之中,确有少数国手的治疗和某些方剂,对于轻度抑郁情绪、部分抑郁症状的改善是有效果的;但从现代科学证据角度看,中医中药远不如抗抑郁的西药有效和持久。人在抑郁状态下,可能会出现一些躯体不适症状(如乏力、失眠等),中医的方法或中药的确可以起到一些调理作用,但对于抑郁症的核心问题,目前的中医药技术水平还是鞭长莫及,因此,不建议在抑郁病情较重的情况下单纯用中医药去治疗。
有些抑郁患者因各种原因不愿接受专业治疗,而是花大量时间、金钱到处求助中医,对此位照国一针见血地指出,多数情况下这些起不到多少效果,“更多的只是安慰剂的效用而已”。
针灸、推拿等各种理疗手段可以使用,但因为它们并不触及抑郁症的核心,也解决不了抑郁症的诸多病因根源,所以对抑郁症的治疗只能起到一些辅助效果,切忌把治愈的希望放在这些辅助手段上。有的患者理疗后自感身体轻松、不适症状有好转,于是认为理疗能治疗抑郁症,理疗带来的效果除了其物理效应外,更有着显著的安慰效应和注意干扰作用,这些作用并不持久,相较于药物和心理治疗,单独的理疗对抑郁症疗效微乎其微。
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治疗手段:药物,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比较快地帮助患者,但不能消除深层的抑郁易感因素;心理治疗则非常深刻,恰当的治疗能提高心理素质,能更根本地治疗患者,但治疗效果最慢;中医药理疗作用非常表浅,根本触及不到抑郁症的内核。
2、问度娘医生?当心受错误信息误导
出现抑郁,有些人不去就医,而是默默地问“度娘医生”,对此一定要谨慎。“度娘医生”的内容其实谬误诸多,而且非专业人员往往以通俗的含义去理解那些有着复杂专业内涵的术语,易引起误解,网络上也很容易以讹传讹、将患者带入误区。门诊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对“度娘医生”或非专业的网上传言深信不疑,对专业医生的话却不相信。
现在医生面对抑郁患者,很多时候所做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医学工作,而是不断纠正患者和家属的各种夹杂着大量似是而非的错误的基本医学常识。因为如果不去纠正,患者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患者服药2周就停了药,1个月后复诊时告诉医生,他查了百度,认为自己当时疑心很重、可能有精神分裂,认为医生诊断有误,所以就停药了,结果病情加重。不建议患者跟着“度娘医生”自行治疗,有疑问一定咨询专业医生,否则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
3、建议科学评估,客观分析,配合治疗
出现抑郁后怎么办?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并没有千篇一律的做法,一定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状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通常,可以去找正规的心理专科机构,先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规范的评估,听从专业医生或心理医生的建议,作出有针对性的治疗选择。医生可能会告诉你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加以调适,或者建议服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联合心理辅导。
“无论是心理医生还是精神科医生,都遵循着一个基本模式:评估―治疗、再评估―再治疗。由于对病情和症状反复评估,治疗方案也会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
医生常用的评估手段有两种,一是面谈评估,一是心理测验。“规范科学的评估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基础,因此患者对待抑郁症的治疗应保持客观态度,而不是道听途说或跟着自己感觉走。”比如,由于乏力、没有兴趣,抑郁患者很容易独处少动,医生评估后,认为独处会加重抑郁,提出增加户外活动,这时,患者就不能凭着自己感觉行动,而是按照医生嘱咐外出散步或爬山,一旦真的去做了,就会发现自己的状态变好,而不是感觉更加疲劳。
4、深度心理调节,学会接纳,长存正念
抑郁症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更需要持久深刻的心理调节,尤其是了解和学会促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学会减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或者曾经有过促进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比如四五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非常快乐,就算刚挨了批评,也会很快就快乐地投入到玩乐中去。小孩子对待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方式,与大多数成人不同。比如成人会觉得看蚂蚁窝实在没什么意义,但孩子却可以兴致勃勃地玩半天。在这过程中,孩子并未做什么,只是在观察、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不会评判,也无所谓目的,仅是沉浸其中,接纳他所观察到的存在。恰恰是这样的做法,让孩子们充满了快乐。
观察、体验、接纳,这其实是人天生就会的取乐方式;但随着成长,人开始积累各种经验,有了越来越多的标准,为了生存,开始学会另外的方式――按照已掌握的经验、有目的地做事,学习要好、要做个成功的人、工作要体面等。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结果,实现目标的过程反而不再重要。这样的方式在推动个人有利的生存发展的同时,也产生压力,如果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人要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现代人总是抱怨生活压力过大,因为他们不仅在工作中追求一定的目标,在家庭生活中也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经验,给自己和家人设立了这样那样的目标和要求,比如觉得老婆懒不打扫卫生、儿子不听话、和同学比自己不够成功等。这样的方式,也就决定了生活中不会有多少快乐,久而久之,快乐越来越少,压力越垒越高,最终影响情绪,出现问题。
即便如此,人们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尝试着快乐的方式。比如品尝美食时沉浸于舌尖上的味道,旅游中沉浸流连于或美或不美的景色里,这时,人们几乎在用与孩童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获取快乐:不带目的地去体验和经历,不带评价地去观察和接纳。一旦这种方式被打破,如享用美食想到脂肪会让你变胖,沿街的一堆垃圾让你觉得景点门票不值,快乐必然随之溜走。
上述所说的方法,即是“正念”:放下个人标准,观察体验此时此刻,关注当下,接纳现在。这既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也是个人心理保养、预防抑郁的方法,在佛教坐禅、西方冥想、瑜伽太极等许多健身健心的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踪影。
观察体验此时此刻,关注当下,放下自我,接纳现在。当你经常意识到、并尝试在你的生活中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时,会发现生活到处都充满了快乐,抑郁还会再来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