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胸水是进展期肺癌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 术后腔内注射硬化剂、免疫抑制剂以及抗癌药物等,疗效报道各异。我科自2005 年1月到2007 年1月对8例肺癌性胸水患者行胸腔镜活检时并行胸腔热灌注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8~69岁,中位年龄56岁。单侧胸水7例,双侧胸水1例,大量胸水3例(2000ml以上),中等量胸水4例,少量胸水1例(1000ml以下)。肺腺癌4例,鳞癌2例,大细胞癌1例,小细胞肺癌1例。8例患者术前各项检查在正常范围,CT或X线片均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并胸腔积液(恶性),Karnofsky均在60分以上,能耐受手术,均有手术适应症:肺癌伴癌性胸水;胸膜有弥漫性癌性播散者。
1.2、特殊物品准备
恒温水浴箱, 温度计, 电视监视系统, 电视胸腔镜器械一套,常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一份。
1.3 、方法
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8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90°。先在腋中线第7肋间取一长1.5cm 切口, 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进入胸腔后插入10.5mm Troca, 置胸腔镜探查肺粘连、肺部原发灶、胸水及脏壁层胸膜转移情况。在胸腔镜引导下于腋前线和腋后线第4或5肋间各取一0.8cm 和1.5cm切口, 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进入胸腔后插入5.5mm和10.5mm Troca,分别插入组织钳和吸引器,吸净胸水后送检。经胸膜活检病理明确恶性者, 则开始胸腔热灌注程序。于腋前线切口处置入温度计实时监测胸腔内水温, 要求误差≤0.5℃。在胸腔镜监视下用预热43℃吸引器(手术床外约2m 管道浸泡入体外43℃恒温水浴箱中)尽可能从胸腔顶向胸腔内注入43℃左右温度热蒸馏水,一次灌注总量约1500~1800ml,维持胸腔内水温在43±0.5℃, 时间30分钟,以后吸净灌注液。再用同样方法从肋膈窦方向向胸腔内注入相同温度相同容量热蒸馏水,维持胸腔内水温于43±0.5℃, 时间30分钟,热灌注结束后吸净灌注液, 向胸腔内均匀散入含顺铂(cisplatine ,DDP) 60mg的43℃左右生理盐水100ml,于腋中线第7肋间(插胸腔镜处)置入胸管一条并夹闭(1h后开放),同时闭合其余两切口,改患者为仰卧位。麻醉清醒后送回病房,对症处理。术后1周行GP方案(Gemzar 1000mg/m2 d1,8;DDP40mg/m2 d1-3 q21days×4-6)化疗。
1.4、疗效评定标准[3] 显效(CR):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症状消失,胸部X 片或B 超检查未见有胸腔积液,并维持30 天以上。有效( PR):治疗后胸腔积液量减少一半以上,症状改善,有效维持30 天以上,并不需要抽液。无效(NR):治疗后胸腔积液继续产生或量减少在一半以下,治疗后30 天必须再次抽液。CR+PR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2.1、灌注液入 出量和温度变化胸腔灌注液总量在3000~4000ml (平均3500ml) ,温度在42.0℃~43.0℃(平均42.7℃),胸腔的灌注液流出总量在2910~3940 ml (平均3460 ml) ,温度在39.1℃~42.2℃(平均41.1℃) 。总灌注时间在60~67 min (平均64min)。拔管时间在胸腔热灌注化疗后2~5 天(平均3天) 。
2.2 、灌注后疗效 8例患者均只经一次热灌注治疗,胸水控制总有效率(CR+PR)达100% ,其中CR 50.0% (4/8) , PR 50.0% (4/8),NR 0。随访2月至2年不等,全组无1 例术后胸水复发。
2.3、灌注后不良反应 灌注结束后12小时内,所有患者均有大汗、潮热,胸面部皮肤潮红、体温升高(均在38℃以下)、心率增快等现象,30%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2.4、灌注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灌注后, 所有患者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Karnofsky 评分较灌注前均提高10分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