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引起的疲劳称为肿瘤相关性疲劳( 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 , 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由肿瘤及其相关治疗引起患者长期紧张和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疲劳感觉,如虚弱、活动无耐力、不能集中注意、动力或兴趣减少等。CRF 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肿瘤患者中均有发生,且在肿瘤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长期存在,大量消耗患者的精力,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及功能状态,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认为, 80%~99%接受化疗的患者、65%~100%接受放疗的患者、33%~89%的晚期肿瘤患者均有过疲劳感。与健康人的疲劳相比,肿瘤相关性疲劳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长,并且休息后不缓解。即使那些不再接受治疗的无瘤人群,可能在停止治疗后的数月或数年还会持续有这种疲劳,这组人群的疲劳发生率为17%~21%。
1 肿瘤消耗引起的体质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蛋白质、糖、脂肪代谢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变,食物的利用率下降;肿瘤细胞的生长引起机体能量消耗增多;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使食物摄入减少。这些都使机体的能量供给少于机体所需要的能量,从而引起了疲劳。一些肿瘤还会造成神经内分泌异常、生物化学和血液学的异常,也会加重疲劳感。
2 治疗因素。肿瘤患者在手术期间可能因手术创伤、麻醉因素术后感到极度疲劳,大多患者至少要术后1个月才能恢复到术前的精力水平,有些人需要3~6个月或更长时间恢复;接受化疗的患者中通常在化疗的最初几天普遍感到疲劳;放疗的患者随着放射野和放射剂量的增加,疲劳也越来越严重;生物治疗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单克隆抗体等在抗肿瘤的同时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疲劳感。
3 心理因素。肿瘤的诊断、治疗过程以及患者对预后的担心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精神心理不良反应,如失眠、抑郁、紧张、易怒、害怕、情绪紊乱、悲伤等,这些心理因素对疲劳是一种加重。
对于肿瘤相关性疲劳,国际医学界给予大量的关注和治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指南中专家组最近指出7种因素经常成为引起乏力体验的原因,这些因素包括疼痛、抑郁、睡眠障碍、贫血、营养、运动水平和其它合并症。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有效地控制上述因素可明显减轻疲劳状态。
肿瘤患者由于贫血、疼痛、抑郁、营养引起的疲劳,可采取一些药物对症治疗,如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改善白细胞低下,都具有明显的疗效。
非药物治疗包括睡眠治疗、心理治疗、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如睡眠治疗提倡保障患者充足的睡眠,减少白天睡眠时间,提高夜间有效的睡眠,以此来减缓由生物节律紊乱所导致的患者疲劳。患者可采用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控制刺激(固定上床和起床的时间,晚上避免咖啡和刺激性的活动);限制睡眠(避免长时或下午较晚的打盹,限制在床上的时间以获得正常的睡眠);白天多接触自然环境(如遛鸟和逛公园);建立有利于睡眠的环境(如黑暗、安静和舒适)。
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引起疲劳的首要因素是疼痛,因此完善地控制疼痛是减轻疲劳的重要手段。除了WHO规定的三阶梯镇痛药以外,非药物治疗中的经皮电刺激、韩氏仪等通过激活身体内源性抗痛物质、抗疲劳物质发挥自体调节作用,对于肿瘤相关性疲劳也有一定裨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