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外大量研究院提示,在眼前前造成近视性离焦,可以阻止眼轴变长从而防止近视发生、发展。
近视性离焦即在眼前放置远视性装置,使进入眼内的物像聚焦在视网膜前,造成远视性雾视,通过眼内生化改变、作用于1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使眼轴发育趋向于缩短,从而防治近视发生发展。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多,效果最好的近视性离焦方法主要是戴近视离焦远视镜。近视离焦远化镜包括虚焦远化镜和移焦远化镜两大类:远化镜与远视镜或一般上凸透镜镜有本质区别:
远视镜为聚焦镜,虽可以在眼前造成近视性离焦,但人眼透过有效度数(200~300度)远视镜看物,会感到眼朦、头晕等不适,故不能用于临床。而虚焦远化镜是凸-棱镜的组合,既可以产生300度虚拟远视,又不会引起眼朦不适等。而移焦远化镜,则可以通过高倍率凹镜与凸镜的组合,并通过机械移焦的方式产生可适应的渐进增加的远视,产生有效的近视性离焦。从而控制近视发展。
由此可见,使用离焦远化镜将成现代学生控制近视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一、近视离焦远视化方法(简称离焦远视化法)定义
广义定义:一切有助于营造远视状态的方法称为离焦远视化法;
狭义定义:用光学、物理方法,提供学生可接受的虚拟或渐进远视,在眼内产生200~300度以上近视性离焦的方法称为离焦远视化法。
二、离焦远视化分类
(一)可根据产生远视的方式2类
1、虚焦远视化法:
可提供虚拟远视,造成300度左右的近视性离焦的方法。如戴虚焦远化镜等。
2、移焦远视化法:
可提供渐进移焦远视,造成200~500度的近视性离焦的远视化方法。
(二)可按是否动态移焦分为静态远化法和动态远化法
1、静态远化法:特点是可将看近的焦点虚拟到远方,但不能移动到远方。如虚焦远化法。可用作近视眼眼的基础性离焦远视化。
2、动态远视化法:特点是可将看近的焦点移动。 如上述调焦及移焦远化法静态远化法是一种基础远视化;动态远化法则是强化型近视眼离焦远视化法。可用于强化控制近视。
三、近视离焦远视化的作用
1、抵消看近(学生近视主要原因):可通过虚焦或变焦的方式,将看近时眼的焦点移向5米以外的远方(远视眼的屈光焦点在5米外远方)。
2、阻断近视发病基因环节:近视性离焦可通神经反射等途径,抑制眼内生化改变,或阻止15号染色体(与近视眼相关)的基点表达,从而防止眼轴变长(眼轴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近视)。
四、眼睛在离焦远视化状态下的生理特点
1、眼内睫状肌处于放松或麻痹状态(用散瞳药时),晶状体变扁,眼的屈光焦点位于5米以外远方,(与非远化状态比较);
2、眼外肌处于放松、休息状态,双眼球趋向于向外的负集合状态,视野最大;
五、离焦远视化是学生视力保健的能量快线
(一)远视是人眼维持良好的远、近视力必须的屈光状态:
离焦远视化可以产生或提供远视,有对视力保健有以下作用:
1、远视是好视力的保障:好视力者几乎都是远视;一定的远视,使人眼既能看清远物,又能看清近物。
2、远视是近视的克星:金克木、水克火、远视克近视。眼科视光学原理提示,学生只要保持25度以上的远视,就可终身不患近视。而近视是损害远视力的主要眼病。
3、远视是高效用眼的保障,拥有一定的远视才能防止电视、电脑、看书太多等引起的视疲劳
4、视力保健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良好的远近视力,防止近视及视疲劳造成的用眼效率降低。
(1)保持视力好必须依赖一定的远视,没有远视即发生近视,视力将不保。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提示,只有维持天生的远视,并营造一定的远视化状态,才能确保看远、看近都清楚,才能防止眼疲劳及近视发生、发展。才能实现象眼保健的最终目标―良好的视力。
(2)远视化是利用光学物理方法,将人眼屈光焦点移向5米以外远方,并进行远-近调焦灵敏度训练,以此维持天生的远视,或营造远视化状态。
由于远视化可以及时补充、维护或营造远视,防止视疲劳,并抵消近视病因,阻断近视化进程,现代眼保健将远视化视为视力保健的能量快线。
为了保持良好的视力,防了防止视疲劳及近视发生、发展,或为了视力保健,每个学生的眼睛每天都需离焦远视化,补充维持远视所需的能量。
六、离焦远视化是学生近视的克星(最理想的方法)(即远视化与近视的关系)
学生近视主要是由于长期看近等引起的近视化状态,与远视化状态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有远视化的因素存在,当近视化因素占优势时,近视发生、发展,当远视化因素占优势时,近视停止发展,甚至部分消退。
远视化就是利用近视与远视相互对立的关系,提供更有利于维护或营造远视的条件,促进近视向远视化方向转化,让近视在远化中停止或消退。
七、离焦远视化法控制学生近视的原理
学生后天性近视发生、发展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
1、病因中的“看近”因素:约8%学生近视发生发展与看近有关,控制看近,即可控制80%以上学生近视。
2、病程中的2 个关键环节:学生近视发病涉及到2 个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快慢的关键环节:
(1)看近反射:即看近当时反射性出现的调节性近视与集合性视野缩小,可导致眼内生化改变及眼轴变长;
(2)眼灵敏度下降:即长期看近继发的眼调焦灵敏度下降;
上述两个关键环节最终都可导致眼内生化改变,通过1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使眼轴变长。眼内生化改变包括多巴胺、阿托品、一氧化氮等减少;脑啡肽、血管生长因子、生长素等增多,可引起眼轴变长,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轴性近视(即真性近视)。
大量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离焦远视化法可以抑制眼内生化改变,及眼轴变长,从而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甚至降低部分近视。
(二)远视化法控制近视的原理:
类似于金克木,水克火。即利用近视的对立面“远视”来阻断或抵消近视化过程。
远视化法是利用离焦远化镜抵消近视主要病因(看近),并阻断近视基因表达环节,防止眼轴变长,从而控制近视发生、发展。
八、离焦远视化法是控制学生近视最可靠的方法
已知,大部分传统的学生近视控制方法都不可靠,,因为,都不能有效抵消近视主要原因“看近”,也不能阻断近视病程中的关键环节―基因表达,眼轴变长。
远化镜是专门针对学生近视发病原因及关键环节设计的特殊眼镜。最现代控制学生近视最可靠的近视仪。
1、学生近视主要是由于长期“看近”导致的近视化过程引起,已有大量动物及临床研究成果提示,“看近”是后天性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原学生近视控制专家组组长徐广第教授也指出,看近是近视的主要动因。
2、远视与近视的屈光状态正好相反,可以抵消近视,就象水火不容一样,水可灭火,远视也可抵消或终止近视化过程。
3、远视化过程是通过特殊远视化透镜(如低度数凸棱虚焦镜,自动远视化镜等)来抵消"看近",或将"看近"虚拟成看远的过程。同时通过眼灵敏度训练仪提高眼调节和视野运动灵敏度,使双眼处于可以将屈光焦点灵敏地移向无限远方或四周的状态。
由于远视化可以抵消看近时的近视化因素,促进近视向远视化转化。因此,它是目前控制近视最直接,最可靠,并可立竿见影产生效果的方法。
4、中国多个著名的近视专家支持用远视化法控制学生近视。如原中国学生近视防治专家组组长徐广第教授,小儿眼科学组组长郭静秋教授,河南眼科研究所所长张效房教授等均公开或在其著书中支持用远视化法控制学生近视。徐广第教授认为,看近(近视化)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因,并在其主编的<<青少年近视防治>>一书中指出:经过实验研究证实,远化镜(即低度凸透镜加三棱镜)对防治学生近视的防治有效。张效房教授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远化镜是一种控制学生近视“学治同步”的有效方法。
并指出远化镜主要优点在于将近视防治融于看书、写字等学习中,让学生在看书写字中不知不觉防治近视,即学治同步,它是一种控制学生近视比较理想的方法。郭静秋教授甚至在其:<<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治>>一书中指出,远视化镜(即低度凸透镜+三棱镜)是目前控制学生近视最理想的方法。
九、离焦远视化控制近视的效果已得到多项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的支持(有无科学依据)
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看近、视野缩小、眼灵敏度下降,均可以引起眼内生化改变,导致近视发生发展,而远视化法是针对这些近视关健环节设计的近视控制法,具有很强的科学实验依据。
新近研究提示::近视发病主要涉及到近反射(调节与集合)及调节灵敏度迟缓两个关健环节。
实验一:动物长期看近可引起严重近视,而看远(也是一种近视性离焦)可防止近视
将新生猴分成看近组及看远组,看近组放入1250px左右桶中饲养,使其只能看到625px桶壁,2~3个月后会发生1000~2000度近视,而看远组则放在野外散养,2月后却无一发生近视,此实验提示,看近反射可以引起严重近视。而看远,即远视化可以防止近视发生。
实验二:近视性离焦镜可防止轴性近视
给小鸡双眼戴上近视性离焦镜眼镜,造成周边视野近视性离焦,发现可明显减缓眼轴变长。
实验三:离焦远视化控制学生近视远期效果显著
观察3000多例学生近视5年以上,发现离焦远化镜可以有效减缓80%以上学生近视发生、发展。可使80%以上中小学生近视每年发展从100度以上降至50度或以下。
十、远视化主要采用的仪器:
主要为针对近视病因“看近”及近视病程2 个关键环节(近反射及眼灵敏度)的仪器:
(一)虚焦远化镜(3种):贴片式远化镜,框架式,台式远化镜
(二)移焦(自动)远化镜(1种):近视自动控制远化镜或视频远化镜,或近视自动远化镜。
十一、怎样选用远化镜控制近视?
(一)了解学生为什会患近视?
学生天生都是远视(如为近视则与父母遗传或变异有关),远视具有防近视的作用。学生只要能保持25度以上远视,就可终身不患近视。然而,学生生活中有很多近视因素如看电视电脑书等在不断消耗远视,当远视被消耗尽后即转变成近视。由此可见。学生近视发生发展主要与远视被近视因素消耗尽有关。
(二)了解离焦远化镜控制学生近视的原理
类似于水克火,即利用近视的对立面“远视”来阻断或抵消近视化过程。
远化镜可以抵消学生近视的主要病因(看近),并阻断近视化过程中的近反射及调节灵敏度下降两个关健环节,从而控制近视发生、发展。
(三)了解离焦远化镜的种类
远化镜可按其远化近视病因或关键环节的性质分为三大类:
1、虚焦性离焦远化镜(属于静态基础型远化镜):可将看近时的屈光焦点虚拟到5米以外的远方,并可抵消看近300度左右调节性近视的方法,如戴虚焦远化镜、自动变焦远化镜等。
2、移焦性离焦远化镜(即自动远化镜,属于动态强化型远化镜):可将看近时的屈光焦点移焦到5米以外的远方,并可抵消看近300~500度调节性近视,可增加看远调焦灵敏度。
虚焦远化镜属于基础性远视化镜,可用于预防近视发生或防止任何度数近视发展。由于其作用是静态、虚拟性的,当对有些顽固的近视不能很好控制时,可以加用具有动态远化作用的调焦或移焦远化镜强化远化作用,以获得更好的远期限效果。
(四)可按适用对象及生活习惯等选用1~2种离焦远化镜
1、虚焦远化镜:
适用对象:
(1)无近视的学生预防近视:用写姿远化镜或台式远化镜;
(2)200度以下近视,暂且不愿意戴近视眼镜者:用写姿远化镜或台式远化镜;
(3)200度以上近视:用贴片式远化镜;
(4)任何度数近视,发展较快者。
使用方法:每天戴上它看书写字或看电脑,戴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其中台式远化镜,让小孩在台灯下看书写字或完成作业时远视化眼睛。
2、移焦(自动)远化镜(即近视快乐控制镜)
适用对象:
(1)无近视的学生预防近视;
(2)200度以下近视,暂且不愿意戴近视眼镜者;
(3)200~700度近视发展较快者;
(4)200~700度近视,其它方法控制效果不好者。
使用方法:即每晚完成作业后戴上它看电视电脑或小说15钟左右,在快乐中不知不觉远化眼睛防近视。这是学生最喜欢使用,防近视效果最好的远视化方法。
十二、自动(离焦)远化镜是目前控制学生近视最理想的远化法
1、可阻断学生近视的病因及二个关键环节
大量研究提示,有三个重要因素决定学生近视发生,发展的速度:即看近,近反射及调节灵敏度下降。
由于自动远化镜可阻断学生近视三个关键环节,这在现有近视仪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其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的效果比其它近视好得多。(可登陆刘东光近视网 ldgabc.com了解更多)
2、可提供渐进远视抵消近视,立竿见影降低混合性近视度数
绝大部分学生近视是混合性近视,即在真性近视中混有调节性近视,这也是学生近视
必须到医院散瞳验光,去除调节性近视后才能确诊的主要原因。自动远化镜可以在15分钟
左右产生300~500度渐进远视,可抵消近视并降低50~200度混合性近视;
3、是一种快乐控制近视的方法。
由于近视形成是长期的,其控制也要长期坚持才有效,因此,现代近视控制方法强调在作业中或娱乐中控制,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长期坚持,确保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自动远化镜是在看电视、电脑、书中使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享受中远视化眼睛,抵消近视,故深受学生欢迎。
4、近期及远期效果都较好
(1)近期效果:用日本精工 WR-5100K型小瞳电脑验光仪检查100例7~12岁100~500度近视学生,发现戴自动远化镜15~30分钟后,97%降低50度以上近视,73%降低75 度以上,36%降低100度以上,13%降低150度以上,重复启动2~3次自动远化程序后,降低近视的效果明显增强。
(2)远期效果:经3年以上对照观察527例600度以下中小学生近视,发现每天戴自动远化镜看电 视、电脑15~30分钟以上的学生中,83.3%每年近视发展可控制在0-50度(而未戴自动控制镜组则发 展 100-150 度),4.2%下降25~75度(对照组无一例下降),总有效率为87.5%。另有12.5%无效,可 能与中小学生发育旺盛引起的眼轴变长、或未坚持使用此镜等有关。
由此可见,自动远化镜是目前控制学生近视最理想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