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神经根囊肿的命名比较混乱,如TARLOV囊肿、神经根囊肿、神经周围囊肿、骶管内硬膜外囊肿、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等。1938年TARLOV在30例尸体解剖中首次发现了骶神经根囊肿,1972年片冈治将其统称为骶神经根囊肿。临床上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肿瘤等。由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MRI的应用,对本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骶神经根囊肿的临床发病率约1%~4.6%,该病往往累及骶2~3神经后支或背侧神经节,MRI和椎管造影可以明确其部位和大小,其中70%为无症状者,患者可出现下腰痛、坐骨神经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以及骶尾部会阴区麻木不适,仅有1/5的患者需要手术干预。
骶神经根囊肿的临床特点
神经根囊肿多发生在S1~S3,由于受累的神经不同,临床表现比较复杂。骶神经根囊肿多表现为腰骶部钝痛,症状与体位的变换有关,由于囊肿多与蛛网膜下隙相通,站立时脑脊液可进入囊肿内,使囊肿扩张,囊壁上的神经纤维受到牵张和压迫而症状加重。卧位囊肿内脑脊液则可流出,囊肿体积缩小,其张力减低,从而减轻了对神经根的挤压牵拉,症状随之减轻。
一般上午轻下午重,站立或行走后症状加重,卧床休息症状可减轻。在久坐或站起来的过程中常有腰及下肢疼痛。随着年龄的增长,囊肿也逐渐增大,压迫症状也随之加重。常有间歇性跛行,临床上常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如骶神经根受累,则表现为马尾神经压迫和刺激症状,以会阴部马鞍区感觉异常为主,有的表现为排尿功能紊乱或性功能障碍、肛门烧灼样疼痛,有的误诊为马尾神经瘤。临床症状轻重与囊肿大小和压迫程度有关。
MRI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仅能发现囊肿的部位、形态,还可直接测量出囊肿的大小。T1加权像囊肿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即长T1和长T2图像,信号强度类似脑脊液,一般不需做增强扫描即可明确诊断。
微创CT引导下囊肿穿刺纤维蛋白粘合剂注射治疗
由于大多数骶神经根囊肿(约70%)临床症状较轻或无明确的神经症状,可行保守治疗。只有少部分人需手术干预。传统的治疗骶神经根囊肿的方法是手术咬除椎板和棘突,结扎并切除囊肿。手术切除椎板后,局部失去了骨与软组织的支撑,当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受流体静力压的影响,容易导致囊肿复发或脑脊液漏形成。该手术创伤较大、出血多、时间长、费用高,且有损伤神经根的可能,经多年临床观察手术疗效不甚理想。
1994年Paulsen等报告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骶神经根囊肿可以使神经症状得以暂时的缓解。但由于引流易导致椎管内感染、低颅压性头痛、脑脊液漏形成和复发,因而未得到大范围推广。1997年Paul等报告CT引导下经皮穿刺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骶神经根囊肿4例,经随访,7-11个月,取得了良好疗效。
2003年北京301医院刘玉杰等报道了38例骶神经根囊肿的患者应用此法治疗,优良率为92%,无感染、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形成,术后无复发。
纤维蛋白粘合剂注射治疗骶神经根囊肿的原理
利用纤维蛋白粘合剂充填占据囊腔空间,阻塞囊肿通道,防止脑脊液进入囊腔内;通过术后纤维母细胞的增生使囊腔粘连闭塞,从而达到使囊肿逐渐变小或消失的目的。该方法还能使囊肿表面的神经纤维张力和压力降低,缓解神经压迫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