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主要基于两个原则,神经“最优化”和生物力学稳定性。神经“最优化”包括预防、限制以及通过减压脊柱节段稳定达到神经功能逆转。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带来症状性脊柱后凸、卧床时间延长以及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
非手术治疗包括疼痛控制、预防措施(肺功能治疗、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以及支具制动。回溯到Watson Jones,继发于屈曲-压缩应力的骨折已经减少了,而过伸伤则逐渐增多。传统的石膏已经逐渐为功能性支具所取代。这些支具包括十字形的前侧脊柱过伸支具、Jewett过伸支具或者定制的聚丙烯材料胸腰骶支具(TLSO)。尽管TLSO相对现有的支具价格高,但TLSO的各向稳定性均更好,且易于穿脱及清洗,因此,我们仍然推荐使用该支具。我们的策略包括24小时佩戴TLSO共3个月,在3, 6, 9和12周摄常规站立位片评估脊柱后凸畸形情况。非手术治疗的其他的风险包括神经功能恶化、皮肤破溃、呼吸及腹部受限以及不顺从。应该注意到手术治疗并不能代表可以不使用支具,因为很多外科医生术后仍然选择支具保护。Giele等最近的一篇系统性回顾中没有找到关于支持胸腰椎骨折使用支具的结论性的证据。
一般来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包括前路和/或后路减压、前路和/或后路固定。可以通过椎体次全切除进行前路的神经减压,随后cage或自体骨块植骨以及前路棒/板固定。以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果同时合并后侧韧带复合体损伤,应该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我们经验是,如果在急性损伤后48小时内进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将带来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以及病死率增加。因此,我们认为采用后侧入路清除占位骨块减压或通过后路间接骨折复位方式比较稳妥。骨折随后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48-72小时后,采用一期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支撑。植骨宜采用肱骨干以及自体髂嵴。文献报道了多种治疗策略,包括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单纯后路器械、椎体成型术复位、骨水泥注入加强前柱。值得注意的是,戴等最近报道对73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病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融合或不融合的方式,并随访5年。两组间在影像学及临床结果上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别。与融合组相比,非融合组在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上明显减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