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俗称中风,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据国家疾病监测资料显示,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其死亡率已跃居我国死亡原因之首,中风幸存者中半数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并且有1/4的中风病人在1~5年内会再次发生中风,而再次中风的危害更大。由于目前对脑血管疾病的各种治疗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预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通过预防可以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中风的发病,以较小的费用达到健康而又长寿的结果。在一些发达国家经过长达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预防努力,脑中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为什么会发生中风?
脑血管病的发生,从表面现象看似乎是偶然事件,实际上是脑血管长期受损害的必然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肥胖、颈动脉狭窄、吸烟和家族遗传等中风易患因素的综合作用,老年人难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轻、进展速度较慢者,不会出现明显的脑供血不足,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也较小;病变较重者,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时,会在脑动脉内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缺血性中风);或者脑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中风)。病变心脏来源的栓子或脑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栓子如阻塞脑动脉可造成脑栓塞。
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无论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病理基础多数是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的预防就是全面控制各种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及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根据人群患病情况不同,脑血管病的预防可分三个级别。
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是防发病。个体只存在上述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而没有脑血管病的先兆或表现,我们把其列为一级预防对象,即积极治疗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除了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危险因素不可干预外,对可治性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血液高凝状态等进行干预和治疗。在一级预防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控制高血压。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均与收缩压、舒张压呈直线关系。所以积极控制高血压病是预防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环节。一旦发现高血压,就应及时治疗,并需要终身坚持。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很多,尽可能选择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同时药物的剂量须随血压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对高血压合并高粘血症、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多种中风危险人群,应特别注意监测和控制,并予以针对性治疗。
(二) 调整血脂,防止动脉硬化。高血脂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但其对心脑血管的损害是严重的,因此患者一旦明确有高脂血症,就应及时治疗、长期调控。目前应用于降脂的药物很多,其中舒降之、立普妥和力平脂等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饮食上还应注意低脂饮食,少进食动物脂肪及动物内脏等。
(三)积极治疗糖尿病。成年人的糖尿病多为Ⅱ型糖尿病。同高血压一样,控制糖尿病同样需要终身治疗。药物选择和用药剂量随个体差异而不同,用药须有临床医生指导,用药过程要防止发生低血糖,进行定期检查随诊。除了药物治疗外,要配合非药物疗法如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和多进行运动等。
(四)重视体检。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许多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许多老年人自以为身体好、平时不愿去医院检查,很可能已经埋下了脑血管疾病的隐患,一旦发病,后果会比一般老人更为严重。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尤应重视体检。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纠正。
(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非药物疗法,以防患于未然。健康者要劝其停止吸烟及避免过量饮酒;合理改善膳食结构,减少动物脂肪的比例,增加鱼类、水果、蔬菜、豆制品和牛奶等;生活要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平衡心理、保持乐观,保证较好的睡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急性脑血管病。有资料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并使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而所需费用不足医疗费的十分之一。
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即防发展。针对已存在危险因素并且已出现中风先兆的“高危人群”,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小卒中、完全性卒中以及视网膜缺血等病人。给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严重脑血管病发生。
脑血管病发病虽然很突然,但也是有迹可寻的,多数患者事先是有预兆的,如出现一过性以下表现:突然头晕、肢体麻木或无力、讲话不清、与平时不同的头痛、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整天昏睡、肢体不自主的抽动、突然视物不清等,大多数小中风发作仅在1-5分钟之内。具备这些症状的患者被称为“高危人群”,50%―70%会在3-5年发生中风,甚至更快。所以,人们在觉察自己有这样的症状时应引起足够重视。要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阻断小中风的进展,防止发生脑梗死。阿斯匹林、潘生丁、力抗栓、波立维等抗血小板药可使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降低。对于有脑血管严重狭窄者,可采用动脉内支架血管成形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旁路手术。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都是基础,即对任何程度的脑血管狭窄,无论行不行手术治疗,都要常规使用药物治疗。脑血管狭窄的治疗药物中,抗血小板药物是首选和基本的药物。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目的是减少致残,防止复发。对已患中风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疗以降低致残程度,同时清除或治疗危险因素预防其再发。
所谓超早期治疗是指发病后数小时以内即实施的治疗,如对缺血性中风而言,发病后6小时以内即开始溶栓治疗,针对性治疗措施的介入愈早,治疗效果就愈好,病残程度就有可能愈低。如果出现突然头晕、与平时不同的头痛、肢体麻木或无力、讲话不清等先兆症状,超过30分钟无缓解时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目前最有效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手段包括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根据病情及出血量不同可选用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近年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以创伤小、适应征广而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既可选用手术方法,也可选择介入治疗。在急性期治疗的同时还应查明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应处理。
应当指出在脑血管病认识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其一,一些人认为通过每年秋冬季静脉点滴疏通血管的药物可预防脑血管病发作,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预防性输液主要是一些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些药物从理论上讲可能对防治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但目前“常规”输液预防方法尚没有得到循证医学验证。此外输液会增加感染机会和输液反应,脑血管病要依据病因综合防治,单靠一、两种药输液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误区之二,有些人认为脑血管病与老年人密切相关,而中青年不必为此担心,事实这种观点是有偏见的,病理研究发现:在20岁左右,约1/3的人可能发生轻度动脉硬化。近期的调查显示45岁以下的中风患者已占到了病人总数的9%以上。鉴于脑血管病发病年龄提前,40岁以上的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全身体检,加强中风预防。而有脑中风高危因素的人,35岁以上就应该定期体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