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全球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女性尤为突出。由此而导致的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极大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防治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呢?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容易造成骨折的一种疾病。
绝经后的女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主要因素是内分泌失调。现代研究认为:女性骨丢失率与绝经有关,不论年龄,一旦绝经,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分泌急剧下降,骨丢失呈倍数增加。其次,雌激素水平降低,还会引起维生素D的生成与活性降低,从而干扰肠道内的钙吸收。
绝经后骨质疏松常导致骨强度降低,当受到轻微外力时,甚至无明显外力的情况下即可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是前臂骨远端、脊柱骨及髋部。前臂骨远端骨折易发生在绝经后初期,有资料显示40~65岁间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脊柱骨骨折多发生于60岁后,而且绝大多数为非重创性,最易受累的椎体是胸椎8、12及腰椎1、4、5等;髋骨骨折后果严重,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常因立位跌倒,髋部着地引起。
那么,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适当补充雌激素可维持现有骨量及防止骨显微结构进一步退化。实验表明:雌激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所引起的骨的消溶,从而减轻由此而引起的骨质疏松,避免骨折并减少身体缩短。在补充雌激素的同时,应注意钙剂的补充。人体钙的日需要量:25~50岁妇女1000毫克/日,绝经后妇女1000~1500毫克/日,65岁以上妇女1500毫克/日,但是一般人的钙摄取量远远低于此标准。解决缺钙的方法要食补、药补相结合。
中医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安全有效,在中医“肾主骨”、“肾主生殖”的理论指导下,一是在步入更年期即通过中药滋补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方法来保护卵巢,延缓其功能的衰退,维持女性激素的正常分泌,推迟绝经的时间;二是许多补肾中药本身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补钙作用。如杜仲、骨碎补、龟板、鳖甲、桑寄生、珍珠粉、龙骨、牡蛎等均含有骨胶原蛋白、维生素D,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的水平,有利于骨钙化和骨质的形成。
总之,卵巢是人体最先衰老的器官,女性的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更年期或绝经后的女性可以在妇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中医或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调理,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