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时、大笑时、甚至走路、跑步时,尿液会不自主的流出,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老年女性朋友。
2、产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1)年龄。年龄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尿道及周围盆底组织肌肉萎缩。失去支托功能而造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生育因素。随着孕次、产次的增加,压力性尿失禁出现的频率增加。这与孕期及分娩时盆底支持组织松弛、盆底薄弱,正常的尿道膀胱解剖结构破坏有关。尤其是多次怀孕分娩后损伤会进一步加强。(3)生活习惯。平时膀胱过度充盈、吸烟、便秘、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也易导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4)医源性损伤。妇科手术。子宫和阴道的盆底支持结构主要由3个水平组成:一为上层支持结构(主韧带一宫骶韧带复合体):二为旁侧支持结构(肛提肌群及直肠阴道筋膜);三为远端支持结构 ,会阴及括约肌。术后一方面子宫旁和阴道上方两侧的结缔组织损伤。主韧带和宫骶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缺失.以及盆底薄弱而导致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另一方面子宫切除将影响卵巢血运。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关。(5)种族和遗传因素。尿失禁家族史与盆腔脏器脱垂家族史者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能性大。(6)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高血压、肥胖、肺部疾病等也是导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因素。
3、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泌尿外科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具有一定疗效。对于轻中度患者,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常用药物有盐酸米多君、维生素E等。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中药口服:中医认为本病属脾肾亏虚下元不固。治疗从补肾益气固元着手,常用方药有补中益气丸、桑螵蛸散、缩泉丸等。根据辨证情况选用。
(2)穴位埋线治疗:选用肾腧、膀胱腧、关元、气海等穴位。以针代线,将微乔线埋入穴位,微乔线做为一种特异蛋白,可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对穴位、肌肉、神经及中枢产生综合作用。线在体内经过缓慢的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一种柔和而持久的刺激,时间可达15天甚更长。使局部的血液循环、淋巴回流加快,增强局部新陈代谢,改善组织营养,提高肌肉张力,尤其是对横纹肌的收缩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3)针灸治疗:根据本病多为肾虚不固的病机,采用补法针刺肾腧、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并辅以艾条温灸,起到强壮体质、增强气血流通的作用。
相关文章